企業基礎管理失控,何談本質安全?——危化品重大危險源企業第一督導
已有人閱讀此文 - -7月2日,危化品重大危險源企業專項第一督導核查組在吉林省吉林市開展工作。督導核查組先后深入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市石油分公司(簡稱“吉林油庫”)和吉林怡達化工有限公司2家企業,通過查閱資料、實地檢查、聽取匯報等多種方式進行檢查,共發現問題隱患36項,其中,重大事故隱患2項,均在吉林怡達化工有限公司,已交辦地方立案處罰,責令其停產整改。
檔案、圖紙錯誤百出
企業安全信息管理缺失
吉林油庫現有油罐共8座,其中兩座停用,在用總庫容14000立方米,其中汽油罐6000立方米,柴油罐7000立方米,燃料乙醇儲罐1000立方米。
督導核查組來到吉林油庫后,首先查看了該企業的檔案資料。專家在消防安全檔案封面上看到,該企業將單位名稱中的“有限公司”打印成了“預先公司”。接著隨手翻開檔案,發現單位使用性質寫著“全部三層均用于聚會使用”。
“你給我解釋一下什么叫聚會使用?”
該企業負責人解釋道:“當時打字的時候可能是打錯了...”
“這是檔案,很嚴肅的!隨便一翻就兩處錯誤,你們太不認真。”
無獨有偶。在吉林怡達化工有限公司,專家查看其甲醇儲罐設計圖紙時發現,圖紙存在比例錯誤,無法判定儲罐低液位報警聯鎖值與浮盤實際安裝高度的關系,不能保證在正常操作時浮盤不落底。該企業是江蘇怡達化工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科技型民營股份制企業,有一級重大危險源一處,二級重大危險源一處,四級重大危險源兩處。
“你們圖紙都錯了,當時是怎么施工的?”
怡達化工企業負責人解釋道:“這是設計院的問題,我們當時沒看清。”
專家告訴記者:“企業最基本的檔案和圖紙都錯誤百出,反映出企業安全信息管理的缺失,安全基礎管理失控甚至可以說是無管理。”
專家表示,一些地區部分早期建成的化工裝置,由于未經正規設計或者未經具備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進行設計,導致規劃、布局、工藝、設備、自動化控制等不能滿足安全要求,安全風險未知或較大。行業要從源頭控制化工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安全風險,提高在役化工裝置本質安全水平。
員工對設備設施不熟悉
聯鎖值在DCS操作界面可修改
專家在吉林油庫現場檢查時發現,儲罐上有兩套不同形式的遠傳液位測量儀表,詢問陪檢員工兩套儀表是否都在使用時,員工回答卻不盡相同。于是,專家們決定到中控室一探究竟。
“請把你們液位測量儀表的指示找出來看一下。”操作人員找了許久,只找到了一個儀表的指示,另一個液位指示不能在DCS顯示。
接著,專家讓操作人員將油罐液位高、低報警值和液位聯鎖實現的后臺程序調出來。操作員工不懂液位聯鎖觸發條件是什么,更不知后臺程序所謂何物。前后找來了3名員工,都說不清楚。更讓專家震驚的是,操作工可在DCS操作界面中隨意修改聯鎖值。
專家告訴記者:“石油庫設計規范GB-50074-2014規定,儲罐應設液位測量遠傳儀表,并且液位連續測量信號應采用模擬信號或通信方式接入自動控制系統,在自動控制系統中設高、低液位報警。操作工是不能修改聯鎖值的,必須辦理變更審批手續后,由專人負責修改聯鎖值。”
另外,專家在控制室發現可燃氣體報警器報警記錄本上,報警原因均為測試,填寫不準確。專家讓員工提供一下測試記錄以及測試設施時,員工態度卻很不耐煩,并說道:“至于嗎?”最終,企業也未能提供測試記錄及測試設施。
企業未按設計圖紙施工
擅自減少儲罐壓力控制系統
專家在吉林怡達化工有限公司發現,環氧乙烷儲罐未按設計圖紙安裝儲罐壓力控制系統,現場只安裝手動閥門;甲醇儲罐未按設計圖紙安裝儲罐壓力控制系統,現場安裝一臺PCV閥門。
“企業不按設計圖紙施工,擅自減少儲罐壓力控制系統。這是嚴重的違規違法行為。”專家說,另外,按GB50160要求,環氧乙烷安全閥出口管道應充氮,但該公司環氧乙烷儲罐安全閥出口吹掃氮氣未投運。如果環氧乙烷進入了安全管道,極易發生爆炸。
當天,督導核查組在該企業還發現2項重大隱患:一是環氧乙烷罐區是一級重大危險源,SIS不獨立。二是企業二級重大危險源罐區所有儲罐安全閥手閥沒有完全打開,安全閥未正常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