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等20國達歷史性協議,會場響起熱烈掌聲!“避稅天堂”都慌了
已有人閱讀此文 - -據參考消息報道,二十國集團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7月10日在意大利威尼斯結束為期兩天的會議,隨后發布公報稱,已就更穩定、更公平的國際稅收框架達成歷史性協議。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副行長李波以視頻連線方式出席會議。
二十國集團今年舉行的第三次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也是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首次舉行面對面會議。據報道,131個國家原則上同意確保企業最低稅率為至少15%,同時確保大企業在銷售所在地納稅。制定最低稅率是為了避免跨國企業為盡可能少交稅在全球轉移盈利。
多家媒體分析認為,此舉意在針對尋求避稅的大型跨國公司。據估算,如果將這一稅率設置為15%,那么在全球層面每年能夠多產生約1500億美元的稅收。因此,該協議的達成,讓會場響起了熱烈掌聲。
目前,中國已加入這一協議,并支持15%的全球最低稅率,但由于協議可能排除銀行、石油和保險等行業,再加上中國本身稅制,因此對中國企業的影響并不大。
該協議推行后,一些憑借低稅成為“避稅天堂”而獲利的國家或地區將受到很大影響,例如愛爾蘭。蘋果、輝瑞和數百家美國跨國公司的歐洲基地被植入愛爾蘭全國各地,這是愛爾蘭著名的低公司稅所產生的商業象征。
愛爾蘭12.5%的低官方公司稅率以及幫助總部設在那里的跨國公司避免向其他盈利國家納稅的稅收制度處于危險之中,這一設置已將數十億歐元投入愛爾蘭的稅庫并創造了數十萬歐元的工作。
此外,“全球最低企業稅率”可能會對香港現行稅制和營商環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香港目前是全球第七大避稅港,也是亞洲最大的避稅港。
據報道,“全球最低企業稅率”一旦實施,受影響最大的企業將是谷歌、臉書、亞馬遜和微軟等科技巨頭,他們通常利用數字服務在地域上的靈活性,將利潤轉移到低稅率國家。例如臉書2018年在英國營利破紀錄達16.5億英鎊下只需交2850萬英鎊的稅,引發當地政府和輿論不滿。
英國非政府組織ActionAid去年10月曾表示,臉書、谷歌、微軟等大企業在多個發展中國家避稅至少28億美元,足以在全球20國請70幾萬名護士去協助抗疫。
新協議框架將要求這些跨國公司在提供服務和產品的地方都要交稅,而不限于進行利潤結算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