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GDP增長5.5%還“不夠” IMF下周還要上調經濟增長預期
已有人閱讀此文 - -在全球刺激措施和疫苗的助力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周二表示,IMF下周將再次提高2021年和2022年全球GDP增長預期。
繼去年全球經濟萎縮3.5%之后,今年1月IMF曾預計2021年和2022年全球經濟將分別增長5.5%和4.2%,IMF將于4月6日發布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作為對比,經合組織3月上旬曾發布經濟展望報告,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增長5.6%,明年將增長4.0%,較上一次預測大幅上調。
格奧爾基耶娃表示,全球主要國家共計推動16萬億美元財政刺激計劃,新冠疫苗也在迅速推出,全球經濟因此正站穩腳跟,中國和美國經濟增速快于預期改善了總體前景。
需要注意的是,復蘇進度在不同地區和國家之間差距很大。格奧爾基耶娃表示,疫苗尚未向所有人和全球各地普及,仍然有太多人繼續面臨失業和貧困加劇問題,太多國家被“落在了后面。”
全球經濟風險仍存
盡管今年全球經濟將強勁反彈,但一些風險仍不可忽視。格奧爾基耶娃表示,前景仍然高度不確定,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疫情發展的路徑,不均衡的疫苗接種率以及新變種病毒的出現阻礙了歐洲和拉丁美洲的增長前景。
此外,格奧爾基耶娃還敦促各國密切注意金融風險,包括過高的資產估值,并采取措施防止各國金融過度波動。
對于刺激計劃推動的美國經濟強勁反彈,格奧爾基耶娃指出了其中的兩面性。美國政府推出刺激計劃后通脹可能會達到2.5%,盡管美國強勁增長可以通過更多貿易來幫助許多國家,但也可能引發利率快速上升,這可能導致金融狀況趨緊、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面臨大量資本流出。
對策方面,格奧爾基耶娃呼吁繼續采取強有力的行動來保證復蘇,加速新冠疫苗生產和分發、投資新的綠色和數字基礎設施。她還強調中小型企業需要進一步的支持,警告隨著各國削減貸款和支持措施,預計今年企業破產將急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