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家塑料行業上市企業2020年報匯總,誰家盈利最強!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據統計,2020年全國488家規模以上塑料機械企業產量333689臺,同比下降5%;營業收入810.56億元,同比增長近25%。全國塑料制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16592家,比上年增加757家;完成累計營業收入18,890.13億元,同比減少1.40%。從塑料行業上市企業的財報來看,整個行業發展態勢良好。
一、塑料機械上市企業
共統計了12家我國上市塑料機械企業,實現營收同比增長的有11家,凈利潤同比增長的有10家。
海天國際:公司全年實現營收118.0億元,同比增長20.3%;實現毛利40.4億元,同比增長30.4%;實現歸母凈利潤23.9億元,同比增長36.4%。公司全年毛利率為34.2%,主要是得益于經營效率提升、規模效應和原材料價格相對穩定等綜合因素。2020年,公司共銷售注塑機43150臺,同比增長32.3%。伴隨上半年醫療和包裝行業需求旺盛以及下半年各行業普遍復蘇,公司主要產品Mars系列需求旺盛,銷量達到37693臺,同比增長34.9%。Mars系列銷售額為82.1億元,同比增長28.6%。受國內和海外家電行業的持續復蘇以及下半年汽車行業的需求增加,長飛亞電動系列和Jupiter二板系列的銷售額同比分別增加6.8%至14.4億元和3.2%至13.0億元。2020年是海天第三代技術全面推廣期,公司三代機得到市場廣泛認可,當前銷量占比在50%左右。
伊之密:2020受益于國內注塑機市場在疫情后的快速復蘇,注塑機全年銷售20.24億元,同比增長41.37%,成為公司銷售增長主要來源。2020年,公司持續深化IPD(集成產品研發)模式,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的產品開發,逐步從“傳統銷售”到“系統性技術營銷”的組織變革,并嚴格按IPD產品開發流程完成各項產品年度開發;同時持續推進精益制造模式及體系建設,打造柔性化的生產能力,提升工廠的生產運營效率。 2020年,公司研發總投入12796.52萬元,同比增長21.64%。
大同機械:2020年下半年受積壓需求帶動下,中國市場對注塑機的需求急劇反彈,銷售和訂單均有所增長。在2020年上半年,是為板塊帶來關鍵增長動力的汽車和家電行業相當疲弱,使大型兩板機系列的銷量受壓。但相反地,尤其是食品和飲料包裝及基建行業客戶強烈的需求,令中小型機系列的銷售有所攀升,因此,公司的中小型機系列特別是薄壁高速專用機、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瓶胚注塑機系列和PVC(聚氯乙烯)行業專用方案的銷售有強勁增長,使公司兩個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均處于高位。
福能東方:報告期內公司依托自身實力,借助國有企業平臺優勢,在佛山公控的大力支持下,堅持“內生式發展+外延式并購”的發展思路。對內,通過優化公司各項管理機制、調整組織架構提升公司經營質量和效率;對外,通過收購超業精密、福能大數據,投資建設佛山福能制造科技產業園等進行產業延伸與布局,構建公司產業生態圈。公司披露稱,2020年1月至今超業精密與寧德時代累計簽署日常經營合同總金額達到1.94億元,截至2020年報告期末,超業精密已經收到寧德時代大部分預付款。
達意隆:2020年,凈利潤實現同比扭虧為盈。2020雖然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公司上下游各項業務開展受到一定波及,但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公司在積極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推動復工復產。公司積極響應國家“加速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戰略決策,加大國內市場拓展及開發力度,深挖和積極響應國內客戶需求,增強與大客戶的粘性,并開拓新客戶,積極推動和促進產品進入新應用領域。同時,在國外疫情管控政策下,公司積極運用互聯網優勢,加強與國際客戶的交流與合作,努力配合協調資源,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積極有序推進國際項目的開展。
弘訊科技:2020,公司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積極推進復工復產,全面落實2020年經營計劃,大力開拓市場,推動降本增效,實現盈利能力提升。隨著后疫情時代為塑料制品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公司充分發揮產品與技術優勢,積極響應市場需求,主營產品訂單增加;同時意大利子公司EEI在組織重整后,團隊凝聚力明顯提升,報告期內克服疫情影響下的重重困難,如期完成各項訂單交付。2020年,控制系統類與伺服系統類兩大產品銷售收入雙雙提升,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30.05%、21.70%。下游市場主要是塑料機械行業,以注塑機為主以及注吹機、吹瓶機、橡膠機等各類機械。隨著新一代控制系統的導入,高端全電伺服系統總成SANDAL在全電動注塑機市場的持續推展,SANDAL訂單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
拓斯達:2020年,在新冠疫情影響及國際形勢動蕩的背景下,在董事會、管理層帶領下,全體員工積極應對挑戰,在疫情初期主動負起智能制造上市公司應盡的社會責任,在短時間內研發出口罩機并技術迭代,形成穩定出貨能力;在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后,全面復工復產,為客戶提供有競爭力的智能制造設備與解決方案。2020年實現了公司經營業績繼續平穩發展,各主營業務模塊都保持健康發展勢頭,其中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應用系統業務實現收入193,388.64萬元,同比增長141.69%;注塑機及其配套設備業務、智能能源及環境管理系統業務兩大主營業務模塊由于疫情影響,有所下滑,其中注塑機及其配套設備業務實現收入23,534.65萬元,同比下降9.78%;智能能源及環境管理系統業務實現收入51,055.04萬元,同比下降8.89%。
金明精機: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沖擊,公司在落實防疫工作的前提下積極復工復產,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在特殊背景下繼續聚焦智造主業,持續推進新產品開發,加大全球市場多元化銷售渠道拓展力度,加強預算執行及成本管控,切實提高公司發展質量,實現了公司經營效益穩健增長;同時,公司著力培育下游光學膜業務,積極推進“特種多功能膜智慧工廠建設項目”,為公司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賦予新動能。
泰瑞機器:公司整體毛利率27.45%,毛利率水平較去年同期30.80%下降3.35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銷售結構產生變化,全球防控醫療物資、普通3C產品及居家用品需求帶動下,公司小型機營業收入大幅增長。但是由于公司小型機產品性能及配置較高,市場競爭加劇時,公司在小型機的售價優勢不明顯,因此小型機整體毛利額貢獻增長幅度相對不大;全球各國經濟衰退,下游各行業重大投資放緩,特別需要大型注塑機的汽車行業、大型建材等行業需求減弱等因素影響,公司傳統優勢大型機產品營業收入明顯下降,毛利額貢獻相應下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市場整體競爭加劇,供應鏈整體趨緊,原材料價格上漲等相關因素,影響公司產品銷售毛利率有所下降。
海川智能:2020年,在全體員工努力拼搏下,公司成功克服疫情影響,抓住了自動化生產需求增長的機遇,加速研究新結構、發展新工藝、開發新產品,鞏固與現有合作伙伴之間的關系。報告期內,公司業績再創新高,實現了‘穩健、可持續、高增長’的中長期發展目標。
伯朗特: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89%。增長的主要原因為:控股子公司華成工控品牌的市場認可度提升導致核心零部件中驅控一體系統產品銷售額較上年同期增長2,830.55萬元,增長比例為160.17%,控制系統銷售額較上年同期增長1,320.91萬元,增長比例為26.92%,系統配套產品銷售額較上年同期增長2,124.84萬元,增長比例為139.45%。公司2020年的經營目標為完成銷售10,000臺機器人,報告期內實際完成銷售機器人7,182臺。
克勞斯: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爆發的影響,全球經濟和汽車行業持續低迷,公司及上下游企業復工復產時間延遲,公司日常經營活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由于KM集團在全球范圍內開展業務,特別是在歐洲以及美洲地區,KM集團的業務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自2020年3月份以來,中國以外的地區受到疫情的持續影響。受此影響,2020年度公司新簽訂單92.95億元,同比減少14.85%,其中KM集團新簽訂單72.81億元,同比減少19.56%;天華院新簽訂單16.32億元,同比上升5.31%;福建天華新簽訂單3.82億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在手訂單為52.46億元,其中KM集團在手訂單為38.57億元、天華院在手訂單為11.77億元、福建天華在手訂單為2.12億元。
二、塑料制品上市企業
共統計了27家我國塑料制品行業主板上市企業,主營項目包括管材、型材、片材、各種薄膜、醫用手套、合成革、衛浴配件、塑料模具、電器塑料件、電子塑料件、日用塑料制品等。
三、塑料材料上市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