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力石化董事長范紅衛:推進從“一滴油”到“一根絲”戰略布局
已有人閱讀此文 - -恒力石化董事長范紅衛近日在接受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恒力石化建立了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形成了“原油-芳烴、烯烴-PTA、乙二醇-聚酯-民用絲、工業絲、聚酯薄膜、工程塑料”世界級全產業鏈一體化協同發展模式。公司將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做深做寬產業鏈,尋求更多突破點,打造更多盈利點。
隨著政策的放開,恒力石化向聚酯化纖領域上游拓展。公司投資建設的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于2019年5月正式投產。這是國內煉油行業對民營企業開放的第一個大型煉化項目。
該項目的設計、施工及運營難度都不小。以設備為例,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求設備采購部門高度重視品質、價格及服務,舍得投資買最好的設備,采用最先進的技術,高標準、高起點。
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投產后,又陸續興建了150萬噸/年乙烯項目、年產250萬噸PTA-4項目、年產250萬噸PTA-5項目、年產135萬噸多功能高品質紡織新材料項目和惠州年產500萬噸PTA新項目等,全面向上下游拓展,以優質產能鞏固并擴大行業領先地位。
通過大項目建設,公司拓展上下游一體化高端產能,推進公司從“一滴油”到“一根絲”的全鏈條戰略布局。
經過一系列大項目建設,恒力石化發展成為煉化一體化全產業鏈運營企業,成功跨過“千億營收、百億凈利”門檻,綜合競爭力顯著提升。
在全產業鏈運營框架下,如何繼續保持強有力的競爭優勢、挖掘更多新的盈利點,這是恒力石化重點思考的問題。
產業鏈變長后,要充分發揮上游產業鏈優勢,圍繞下游產品做寬、做深產業鏈,建立新的競爭優勢。
比如,可降解塑料現在很熱,也代表了未來塑料產品的趨勢。實際上,數年前恒力石化就開始了相關技術研發,形成了自己的優勢。恒力石化生產的可降解塑料性能優異,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熱性能,應用領域廣泛。以可降解的農用薄膜為例,6個月可充分降解變成肥料。
自去年底以來,公司已投產及簽約的可降解塑料項目年產能達93.3萬噸。恒力石化將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可降解新材料生產基地。
公司可挖掘的盈利點很多,將著力推進下游產品穩步擴產工作,打造精細化工產業鏈。
范紅衛表示,今年以來,化工品價格出現顯著上漲行情,醋酸、苯乙烯等產品價格漲幅巨大。
近年來,我國化工行業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落后無效產能,“控”產業鏈庫存,“補”高端產能短板,“構”一體化業務體系,推動行業產能結構、運作模式和運營方式的全方位優化調整,國際競爭力明顯提升。
同時,終端消費需求率先回暖,并逐步傳導至聚酯化纖、PTA和上游石化、煉化環節。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化工市場影響巨大,海外需求復蘇拉動化工品需求增長,未來化工品市場格局將發生更大變化。
目前,化工品下游市場需求旺盛,這為產業鏈上游保持高景氣度奠定了堅實基礎。在各方面因素綜合作用下,化工品價格仍將保持高位。
范紅衛認為,有競爭才有提升,這將進一步提升公司應對市場競爭的能力,讓恒力石化對市場更加敏感。
隨著大項目的陸續投產,恒力石化建立了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發展模式,同時享受到了全產業鏈發展紅利。產業鏈上的一種產品價格出現下降,但其它產品價格堅挺甚至上漲,這就能從整體上保持公司盈利能力。“東邊不亮西邊亮”的全產業鏈優勢是恒力石化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法寶。
作為民營煉化頭部企業,未來將充分抓住市場戰略機遇,推動全產業鏈一體化優化,積極進行供需鏈智能改造,挖掘高端需求,推動產能結構升級。
一直以來,公司將環保作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來抓,不能踩這條“紅線”。
化工企業的環保工作更受關注。之前,由于粗放式發展,人們對化工企業的印象停留在味道濃重、煙氣升騰的場景。實際上,現代化化工企業早就變了樣。
近年來,恒力的投資版圖不斷擴充。項目實施過程中,在設計階段就將環保作為重點關注事項,自身標準高于國家標準,舍得投資,面向世界一流。今天的恒力石化產業園,是一個“內在優、外在美”的現代化園區。
恒力石化堅持“環保先行”的理念,公司的新項目建設、日常運營等方面沒有環保壓力;相反,環保標準越嚴,對我們越有利。
隨著環保工作的深入開展,我們對發展循環經濟有了更多成功實踐。恒力石化對原油實現“吃干榨凈”,邊角余料成為重要資源。
公司形成了“從源頭抓起,高起點規劃、高水平設計、高質量采購、高標準建設、精細化管理”的綠色發展路徑,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已經融入公司生產經營各環節、各工序,推動公司創造更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