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受阻,環洋股份轉戰滬市主板!
已有人閱讀此文 - -5月14日,寧波環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環洋股份)主板IPO獲上交所受理,保薦機構為安信證券。
此前環洋股份曾于2021年1月6日向上交所申請科創板上市,但于4月6日其IPO審查被終止,但終止科創板一月后環洋股份轉戰了主板。
招股書顯示,環洋股份擬發行不超過6800萬股,計劃募集資金20.52億元,將用于24萬t/a 環氧樹脂一體化循環經濟技術改造暨高鹽廢水綜合利用示范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環洋股份在招股書中表示:2019年,科麟環保(一級子公司)自建的“TDI、MDI 尾氣廢HCl 綜合利用一期項目—甘油法年產環氧氯丙烷10萬噸及環氧樹脂6 萬噸 環保工程項目”開始投資建設,預計2021年建成投產。一期項目與本次募資的項目“24萬t/a 環氧樹脂一體化循環經濟技術改造暨高鹽廢水綜合利用示范項目”實施后,公司將具備30萬噸/年環氧樹脂的生產能力,并配套新增20萬噸/年環氧氯丙烷的生產能力。屆時,寧波環洋將成為國內環氧樹脂產能第二大的企業,僅次于江蘇三木。
對于環洋股份終止科創板上市主要與公司毛利率波動大、產品單一、客戶集中度高等因素有關。
產品單一 毛利率波動并存在下滑風險
資料顯示,環洋股份是一家專業從事環氧氯丙烷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為環氧氯丙烷。除環氧氯丙烷以外,公司其他主營業務收入主要系氧化鈣、副產品氯化鈣對外銷售形成的收入。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公司共獲得國家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正在申請中的發明專利5項。依靠深厚的研發實力、強大的技術實力、豐富的行業經驗、優異的產品質量、高效迅速的客戶服務等優勢,公司已成為下游環氧樹脂行業主要生產企業巴陵石化、江蘇三木、南亞電子、宏昌電子、國都化工等的直接或間接供應商。
環洋股份2017年至2020年1-9月營業收入分別為54,074.81萬元、80,578.25萬元、112,914.26萬元和75,628.92萬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0,418.51萬元、14,702.98萬元、32,691.68萬元和20,450.23萬元。
報告期內,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1.94%、87.94%、96.18%和95.02%,其他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06%、12.06%、3.82%和4.98%,對公司業績影響較小。
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成本分別為37,347.75萬元、56,600.65萬元、58,902.09萬元和44,038.94萬元,其中直接材料占營業成本的比例分別為72.38%、78.49%、74.09%和70.43%,占比較大。直接材料主要包括甘油、氯化氫及氫氧化鈣等,該等原材料采購價格系影響公司成本的主要因素。
業績提升固然可喜,但快速發展背后,環洋股份毛利率波動較大。據慧正資訊了解,報告期內,該公司的毛利率分別為30.93%、29.76%、47.83%和41.77%。
因此,環洋股份解釋稱,毛利率水平受環氧氯丙烷市場價格、甘油市場價格、員工薪酬水平、產能利用率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不僅如此 , 慧正資訊還注意到,環洋股份產品較單一。
環洋股份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源于環氧氯丙烷、氯化鈣及氧化鈣銷售收入。環洋股份的環氧氯丙烷產量位居行業前列。2017年-2019年,公司環氧氯丙烷產量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為8.84%、9.96%和14.07%,總體呈上升趨勢。
環洋股份表示,公司積極布局碳三產業鏈,投資建設環氧樹脂、氫氧化鈣生產線,積極實現產業鏈上下游一體化整合。但未來一段時間,環氧氯丙烷仍是公司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如果環氧氯丙烷下游市場發生重大變化,將對公司的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集中的產品類型有助于公司集中精力實現技術突破,增強公司在細分市場的競爭優勢,但同時導致公司對下游行業需求依存度較高。未來若公司主要產品的市場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或者技術變革淘汰了現有的技術和產品,而公司又未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新產品的研發和市場布局、未能及時調整產品結構,或新產品不能獲得客戶認可,將對公司的經營業績造成較大不利影響。
客戶集中度高,大客戶身兼供應商
除上述種種問題外,環洋股份的客戶集中度高也值得警惕。據招股書顯示,2018-2020年,公司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占當期銷售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3.10%、78.39%和73.38%。
而環洋股份的大客戶張家港保稅區景福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身兼供應商的情況。2018年,景福貿易為公司的第二大客戶,占營收的比例為24.68%。
與此同時,景福貿易也是環洋股份的前五大供應商,2018年,環洋股份向其采購5883.93萬元,占采購總額的8.38%。
不僅如此,自2019年以來,景福貿易消失在前五大客戶與供應商名單中,2020年9月公司已經注銷。而蘇州億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大股東羅國明的關聯企業中包括景福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