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風險再次“出頭”,油價未來一周或再次走強
已有人閱讀此文 - -近日,此前一度消退的地緣因素再度凸顯,驅動油價重新走強,國內外原油期貨價格呈現止跌反彈的走勢。雖然油價波動較此前一周相對收斂,但仍走出過日度8%以上的漲幅。有分析人士認為,油價在結束此前持續回調后,未來一周很可能再次企穩走強。
近期,全球經濟持續恢復,用油需求穩步回暖。而全球原油市場供需偏緊的背景下,世界石油庫存繼續下降,維持在近幾年低位水平。另外,OPEC部分產油國也缺乏足夠的閑置產能,OPEC+未來將無法生產承諾的石油產量,影響了OPEC穩定原油市場的能力。
同時,俄烏沖突仍在持續,雙方談判趨于樂觀的預期被證偽,疊加中東地區也不穩,相繼曝出以色列和伊朗沖突升級,胡塞武裝和沙特的沖突也再白熱化,原油供應端預期不穩。受制裁影響,過去一周中俄羅斯原油、成品油出口依舊受阻,全球原油、成品油供應偏緊的格局并沒有緩和。當地時間3月21日,歐盟各國外交部長開始討論新的對俄制裁措施。歐盟領導人本周將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峰會,商討就俄烏沖突采取更嚴厲的回應。
“對于回吐完前期全部地緣政治風險溢價的原油而言,短線存在一定超跌,下方空間原本比較有限,短期處于階段性企穩、反彈的過程中,這在EFS價差方面也得以體現。”國泰君安期貨高級研究員黃柳楠介紹,以體現歐洲與中東原油供需平衡差異的EFS價差為例,自2月上旬俄烏局勢惡化后,Brent原油在1個月的時間內自90美元/桶上漲至最高140美元/桶,最大漲幅55%。但如果看同期EFS價差的走勢,5美元/桶的歷史振蕩區間上限快速爬升至最高17美元/桶,最大漲幅近240%,上漲速度歷史罕見。歷史上,Brent原油與EFS趨勢同步,但也常出現階段性大幅背離的情況??紤]到在伊朗原油回歸之前中東地區原油供需面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本次EFS驚人的漲幅再次印證了俄烏局勢下北海原油供應的極度緊張。
而在3月中旬Brent原油回吐3月以來全部的40美元/桶漲幅后,EFS價差回吐比例也基本與Brent保持同步。黃柳楠認為,這也反復印證著圍繞歐洲原油供應緊缺的預期差修正是造成近期油價波動的核心。因此,在這一價差回歸到正常水平之前,或意味著歐洲原油供應緊缺格局并未緩解。需要注意的是,受到ICE前期對Brent原油提高保證金比例影響,盤面流動性的匱乏放大了油價的波動率。
利空因素方面,過去一周市場不斷傳出仍有大型貿易商或油氣公司繼續與俄羅斯開展能源合作的消息,部分國家(如印度)還很可能擴大了對俄羅斯原油的進口。“這一旦證實,對油價的利空顯然是致命的。”黃柳楠表示,但從實際了解到的航運市場現狀看,大部分船公司依舊保持觀望的態度,這一點從相關航線的運價波動上也能體現,俄羅斯原油供應停滯對全球原油市場的影響暫時無法證偽,建議繼續關注。此外,美聯儲加息25個基點落地以及伊朗原油的潛在回歸都是此前市場充分計價的利空,對盤面邊際影響非常有限。
對于后市,寶城期貨能化團隊認為,未來俄烏局勢進展情況、中東地區沖突演變等地緣因素依然是短期原油溢價幅度的決定性因素,從而也是左右油價漲跌、多空情緒的關鍵性因素。“短期而言,OPEC+產量增長仍難以滿足需求,俄烏沖突帶來的供應緊張局面依舊。整體上,今年一季度末至二季度初,全球原油需求維持回暖態勢,而供應偏緊姿態尚難改善,全球原油低庫存現象還將延續,從而有望給予國際油價偏多的支撐。中長期來看,隨著高油價現象常態化,反噬效應凸顯,隨著其他產油國填補供應短缺,油價供需趨于再平衡,三四季度原油價格上漲動力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