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營口)沿海產業基地:優化營商環境 釋放創新活力
已有人閱讀此文 - -遼寧(營口)沿海產業基地是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和環渤海開發標志性意義的項目,也是遼寧省推進“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建設的省級開發區,目前正成為國內最具發展活力、最具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集聚區之一。
2006年,產業基地正式開發建設,總規劃面積為137.22平方千米,現已開發土地面積85平方千米,一期達到了“九通一平”,其他區域達到了“七通一平”。憑借獨特的區域優勢,充足的土地資源、完備的產業配套基礎,產業基地目前已成為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的重要支點。
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化 經濟總量穩步提升
多年來,遼寧(營口)沿海產業基地深入推進產城融合,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大量優質項目紛至沓來,經濟總量實現穩步提升,為營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遼寧(營口)沿海產業基地自開發建設以來,累計引進企業1300余戶,開工建設項目近700個。
2020年園區開復工千萬元以上項目90個,同比增加14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57個,同比增加4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占全市完成總額的近28%;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實現工業總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近12%;內引外聯資金完成額占全市完成總額近30%;各項經濟指標穩步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14億元,年均增速38%;進出口額達3.25億元,比上年增長10.9%。
自2019年以來, 產業基地共引進國內到位資金共計約209.14億元;簽約項目129個,簽約項目總投資約968億元;洽談項目240個,洽談項目總投資約1891.44億元;開展走出去活動265次,請進來活動428次。
營商環境優化完善 產業集群匯聚活力
對沿海產業基地管委會來說,優化營商環境是個持續不斷、層層深入的工作任務。2021年春節剛過,產業基地管委會就召開了優化營商環境動員大會,這既是此前相關工作的延伸,又是持續拉緊營商環境“責任鏈”的一個舉措。
“十三五”期間,遼寧(營口)沿海產業基地不斷創新審批體制機制,設立項目服務大廳,建立綜合性項目管理服務平臺,實現建設項目“一部門”管理,項目審批“一站式”服務,項目信息“一口徑”發布,在審批中主動溝通、靠前服務,讓企業“最多跑一次”。通過深入推進“三級網格化服務+企業聯系員”服務機制,協調解決項目建設、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各類難題,實現從項目簽約落地、開工建設到生產經營全過程的“管家”式服務。產業基地營商環境局成立以來,共解決園區企業各類難題800余件。
隨著產業基地營商環境的優化及配套要素的不斷完善,一批投資體量大、帶動能力強的優質項目紛紛入園。經過15年的發展,產業基地先后引進石鋼京誠、華能集團、忠旺鋁業、福斯油品、金辰機械等國內外知名企業1300余戶;圍繞精細化工、裝備制造、海洋產業及倉儲物流四大產業板塊,著力構建農化、工業鋁、海洋食品、大宗物資四大交易平臺;目前已形成工業鋁精深加工、先進裝備制造、精細化工三大產業集群,從一片荒廢鹽堿灘涂發展成為一片匯聚創新活力、澎湃動力的產業集聚區。
創新做實黨建文化 同頻共振融合發展
遼寧(營口)沿海產業基地始終堅持“黨建抓實就是執行力、黨建抓強就是競爭力、黨建抓細就是凝聚力”的工作思路,努力提升黨建工作質量,創新做實黨建文化,突出黨建工作的核心統攬地位,實現隊伍建設、經營工作與黨建工作同頻共振、融合發展。
近年來,產業基地不斷加大對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力度,相繼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教育實踐活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等重大主題活動;實行以崗定責、不斷強化黨員目標責任管理,從根本上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使園區管委會黨員教育管理步入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為推動園區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產業基地將搶抓新一輪科技與產業革命的戰略機遇,提高科技和產業創新能力,持續深化市場化改革和擴大高水平開放,全面釋放發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