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產業園:福建制造業發展新引擎
已有人閱讀此文 - -《福建省“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規劃》發布
7月7日,福建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福建省“十四五”專項規劃系列(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場)新聞發布會,發布《福建省“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規劃》。《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福建省要大力實施“強制造”計劃,構建產業新體系、培育制造新模式、塑造產業新生態,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強省。
石油化工是福建省三大主導產業之一,“十四五”期間,福建石化業著力打造“兩基地一專區”,合理增加煉油能力,增強烯烴、芳烴等原料供應能力,推進石化產品精深加工,發展塑料、橡膠和專用化學品。到2025年,全省石油化工產業規模將達到1萬億元。
兩基地重點夯實基礎化工原料產業
工業園區是推進先進制造業強省建設的主要平臺和載體。基礎化工原料方面,“十四五”福建省重點推進湄洲灣石化基地和古雷石化基地(兩基地)的大型石化項目建設,增強烯烴、芳烴等基礎原料保障能力。湄洲灣石化基地推進永榮新材料丙烷脫氫制丙烯及下游新材料、國亨化學丙烷脫氫(PDH)及聚丙烯(PP)等項目建設。漳州古雷石化基地推進中沙古雷乙烯、古雷煉化一體化二期等項目建設。
4月25日,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黨組副書記、總經理馬永生在福州參加了國務院國資委、福建省舉辦的中央企業項目合作座談會時表示,“十四五”期間,中國石化計劃投資1000億元,以新能源、新材料、新經濟為重點,與福建開展更寬領域、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戰略合作。
5月28日,古雷石化基地、海峽兩岸最大的石化產業合作項目——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舉行乙烯等重點裝置中交儀式,標志著已全面進入投料試車攻堅階段。依托湄洲灣石化基地和漳州古雷石化基地,福建省加快推進產業鏈中下游強鏈、延鏈、補鏈項目建設,增加“三烯”“三苯”及乙二醇、PX、環氧丙烷等生產能力,發展苯乙烯、醋酸乙烯、EVA、ABS、MMA等重點產品,力爭到2023年,兩基地產值將分別達到3600億元和700億元。
一專區重點推進新材料產業發展
“十四五”期間,福清江陰化工新材料專區有望加快布局石化下游新材料產業。該專區以發展化工原料和新材料為主,形成丙烯、聚丙烯產業鏈、己內酰胺產業鏈、氯堿和光氣產品產業鏈,以及新型煤氣化產業等,將江陰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千億級化工新材料專區。
萬華化學發布公告稱,擬按公司持股80%、寧波中韜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0%的比例設立萬華化學(福建)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冊資本30億元。根據規劃,未來公司將在福建福清江陰港化工新材料專區規劃石化產業鏈,初步規劃PDH丙烷脫氫制丙烯及丙烯下游產業鏈。
5月28日,總投資35億元的中景石化·福建省首個丙烷脫氫項目在福清市江陰港區正式投產,標志著中國軟包裝集團福建中景石化有限公司在化工新材料領域取得了新突破。目前,福清江陰中景石化科技園已投產的一期項目,總投資180億元,產值達300億元;二期在建項目總投資160億元,總產值700億元,將在2023年前逐項分批建成投產;三期項目總投資180億元,將利用副產品氫氣為原料,進一步延伸產業鏈,實現產值500億元,將于2024年全部投產。
與此同時,石門澳化工新材料產業園、連江可門化工新材料產業園以發展石化產業鏈中下游項目為主,增強己內酰胺/聚酰胺6產業鏈,拓展聚酰胺6的工業用途,延伸開發新產品,發展己二腈/聚酰胺66產品。力爭到2023年,江陰和可門化工新材料專區(園區)產值分別達到600億元、400億元。
各地園區為實現萬億產值錦上添花
福建邵武螢石礦儲量豐富,儲量達724萬多噸,而氟新材料的資源基礎就是螢石。金塘工業區位于邵武市區東南,是福建省政府確定的省級循環經濟示范園區,總投資55億元的三愛富(邵武)氟產業基地前期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同時,永和新型制冷劑及氟聚合物生產項目36個建筑單體已完成。如今,該園區依托三愛富、海德福、永和等一批氟新材料行業龍頭企業,打造全國氟新材料產業基地,重點發展含氟精細化學品、新型制冷劑和四氟乙烯、六氟丙烯下游含氟聚合物、氟樹脂、氟橡膠等環保高附加值氟新材料項目。目前共有氟新材料及關聯企業50家落戶金塘工業區。邵武氟新材料產業項目將力爭在2025年將產值提升到500億元。
位于福建三明市三元區的黃砂新材料循環經濟產業園已形成三農新材料—金氟化工—安美奇的氟化工循環產業鏈,產業園內氟化工企業發展內生動力不斷增強。今年一季度,該市氟新材料產業實現產值17.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8.3%。
福建永安石墨儲量超9000萬噸,轄區內探明的微晶石墨礦儲量居全省首位。今年以來,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產業園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億元,實現產值6.09億元,同比增加3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