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報告 | 按軸收費后,6.8米18噸輕量化中卡將迎來大幅增長
已有人閱讀此文 - -每一次公路貨運相關的政策、法規發布和實施之后,都會引發公路貨運車型的變化。2016年是新版的GB1589,2019年是輕卡超載治理,2020年是按軸收費,每一次變動都會打破原有的“生態平衡”去建立另外一套“生態平衡”。其實最受煎熬的是卡車司機,原本貸款買車準備大干一番,政策一變發現所買車型盈利能力驟然降低,只能勉強回本之后低價處理。2020年1月1日全國正式實施按軸收費,根據目前很多卡車司機反饋,有些省市的運費在下降,有些省市在上漲,有些地區系統出現問題導致天價高速費等等。目前很多卡車司機都在盤算按軸收費后什么車型跑運輸盈利能力更強。雖然很多司機說中短途運輸不走高速走國道可以節約開支,但是事實證明,由于很多國道紅綠燈多,其平均行駛速度不到50km/h,500km的路程大概要行駛10個小時,嚴重影響運輸效率。目前中短途運輸的時效性和運費強掛鉤,司機寧可多花錢走高速公路也不愿意走擁擠的國道。
福田推出的歐航中卡
筆者將目前全國19個省市公布的收費標準進行了粗略統計,2類和3類車型的費用相差了0.46元/km,相當于2類車型的40—50%,這必將成為一道城際運輸和長途干線運輸的分水嶺。筆者通過TCO來對4x2載貨車、6x2載貨車(前雙橋轉向)、6x4載貨車三類車型進行對比分析。具體的運輸場景為散貨運輸,500公里,全程高速,去程標準載荷(0.35元/噸km),回程隨機配貨(0.3元/噸km)。
根據以上對比筆者可以總結出以下結論:
第一,在目前國家嚴厲治理超載運輸的大環境下,6x4載貨車的盈利能力急劇降低,其競爭力不如6x2載貨車,必將是標載運輸的淘汰車型。雖然6x2載貨車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但是在回程貨物非滿載、價格低廉的情況下,回程運輸幾乎沒有收益。
第二,由于2類車型與3類車型高速收費平均相差了0.46元/公里,在標載運輸情況下將對4x2載貨車產生非常大的競爭優勢。
因此按軸收費之后,筆者判斷4x2輕量化6.8米18噸中卡將為成為熱銷產品。目前國內的中卡產品有兩個技術路線:第一,中卡與重卡共平臺,使用2480mm寬度的駕駛室,285mm高8mm厚的縱梁,440或400后橋,這類車型有很強的承載能力,但是其最大的問題是自身重量大、油耗高。在國家嚴厲治理超載的大環境下,這類車型不再具備標載運輸的競爭優勢;第二,中卡與輕卡共平臺,使用2120mm或2200mm寬度的駕駛室,230mm高6mm厚的縱梁(有局部加強板),385后橋,目前很多企業18噸6.8米貨廂長度的中卡產品能夠做到二類底盤自重4.8噸(空油箱),平板運輸車6.4噸,廂式運輸車7.9噸,并且還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
中卡在貨廂長度方面主要有6.8米和9.6米兩個檔,由于9.6米貨廂(整車12米)拐彎半徑偏大,不適合在城市中行駛。9.6米中卡比6.8米中卡要重近1噸,雖然其貨廂容積增大了29%,但是承載重量卻降低了1噸,只適合運輸密度很小的輕拋貨物。而6.8米中卡在城市當中行駛游刃有余,其6.8米長度貨廂與10噸貨物正好匹配。以6.8米的倉柵車為例,拉綠通、建材、散貨等都非常合適,是中短途運輸的“萬金油”車型。
在動力方面,以220馬力為界線分為6缸機和4缸機。通常與重卡共平臺的中卡產品使用6缸機,其優勢是動力儲備大,扭矩大,行駛速度快,但是缺點也非常明顯,油耗高,發動機重量大;目前18噸中卡以4缸機為主,其最大的優點是重量輕油耗低。以福田康明斯4.5升發動機為例,最大功率220馬力,最大扭矩820Nm,匹配4.3-4.4速比的后橋則能夠同時兼顧動力性和經濟性,匹配4.875速比的后橋則能夠滿足山區道路的動力性要求。
在駕駛室的平頂和高頂選擇方面,由于中卡只適合跑中短途,駕駛室內通常只有司機一個人并且當天往返,司機無需在駕駛室內長期居住,平頂排半駕駛室已經足夠用了,60cm寬度的臥鋪能夠滿足司機短時間休息。目前很多企業都開發了中卡的高頂駕駛室,增加了三個大頂柜和一個上層臥鋪,筆者調研過很多高頂中卡駕駛室,上層臥鋪只有60cm寬70cm高,通常上層臥鋪不睡人,只是放一些被子和衣物,但內部活動空間更大,在產品價格增加不多的情況下,司機還是愿意選擇高頂駕駛室。
解放推出的2020版J6L領航版中卡
根據2019年各大企業的商務年會展車可以發現,各大企業已經發現了按軸收費后6.8米18噸中卡的商機,紛紛推出了多款此類產品。筆者對多款產品技術特點進行總結,判斷未來中卡的技術發展趨勢。
第一,輕量化。筆者咨詢過很多企業的技術人員,目前6.8米18噸中卡的二類底盤還有進一步降重的空間,預計能夠降低到4.5噸。其技術措施為:優化縱梁結構,采用800MPa的高強度鋼板;大量采用鋁合金材質,例如后下防護、變速箱殼體、發動機飛輪殼、油箱、氣罐、輪輞等;貨廂采用復合材料,側圍在鋼骨架之間使用高強度復合發泡板。預計未來6.8米18噸廂式運輸車的整備質量能降到6.8噸,能夠承載11噸的貨物,其市場競爭力會更強。
第二,舒適化。中卡技術發展的趨勢是承接重卡的成熟技術,例如前橋兩片變截面板簧、后橋空氣懸架、駕駛室四點懸浮、高頂駕駛室等等,將進一步提升車輛的駕駛舒適性。另外車載獨立空調、獨立熱源等配置也會在中卡上使用,以滿足司機在外地長時間等貨源時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