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白粉行業景氣周期持續!中核鈦白2022年一季度營業收入達53.74億
已有人閱讀此文 - -4月26日晚間,中核鈦白發布2021年年報與2022年一季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53.74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44.6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17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156.03%。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80元(含稅),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4.5股。
2022年第一季度營收約14.89億元,同比增加20.52%;凈利潤約3億元,同比增加4.61%;基本每股收益0.1463元,同比增加4.57%。
值得關注的是,從中核鈦白一季度財報上明顯的看到經營性現金流大幅上升。其2022一季度營業成本10.5億,同比增長29%,高于營業收入20.5%的增速,導致毛利率下降4.6%。期間費用率為5.3%,較去年下降1.2%。經營性現金流大幅上升146.4%至2.2億。
業績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核鈦白的主營產品金紅石型鈦白粉市場處于景氣周期,產品供不應求,銷售價格同比有較大增長。
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鈦白粉產能約為850萬噸,產量約為740萬噸。2021年國內鈦白粉產能約為440萬噸,較2020年同比增長近10%;產量約為380萬噸,較2020年同比增長近8%,國內鈦白粉產能、產量占全球產能、產量比重均超過50%。2021年國內鈦白粉出口量大約為130萬噸,超過其產量的1/3。
目前,全球鈦白粉市場基本形成了以國外四大鈦白粉企業(科慕、特諾、Venator、康諾斯)和中國兩大鈦白粉企業(龍佰集團、中核鈦白)為主的格局。
截至2021年底,中核鈦白已形成近40萬噸的金紅石型鈦白粉年生產能力,產能位列國內第二位、全球第六位。
在2021年,中核鈦白實現“金紅石型鈦白粉成品”產量32.42萬噸,同比有少量增長;鈦白粉成品銷售32.37萬噸,同比有少量增長。
加上鈦白粉行業屬于精細化工領域,鈦白粉生產過程對溫度、濕度、水電供給的要求都很高,企業需要對生產線控制進行十分精細的管理,才能生產出質量高、穩定性強的產品。據上述介紹,中核鈦白的產品在質量、穩定性等方面均獲得了良好的口碑,中核鈦白生產線的自動化水平也高于行業平均。此外,在供應能力方面,中核鈦白也強于多數國內同行。
出口業務的增長也為中核鈦白的營收增長做出不少貢獻。2021年出口在130萬噸左右,今年的出口應該還會增長,東南亞那邊的一些發展中國家的需求還是在增長的。
除去鈦白粉業務之外,中核鈦白另一個吸引機構投資者的地方或許就是磷酸鐵鋰項目了。
2021年,中核鈦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分三期建設年產50萬噸磷酸鐵鋰項目,主要建設磷酸鐵鋰生產線及配套設施。
“年產50萬噸磷酸鐵鋰項目”為“亞鐵循環”部分,即“廢酸循環”的產品水溶性磷酸一銨與鈦白粉生產過程中的硫酸亞鐵反應生產磷酸鐵,再利用磷酸鐵和有機碳源等經過混合粗磨、細磨、噴霧干燥、燒結、粉碎等工藝而得到磷酸鐵鋰。其中,“年產50萬噸磷酸鐵鋰項目”分三期建設,一期項目實現年產50萬噸磷酸鐵、10萬噸磷酸鐵鋰;二期、三期項目設計產能均為年產20萬噸磷酸鐵鋰,二期、三期項目的建設將根據系列投資項目的建設情況、產品市場容量及需求情況審慎推進。
對此,中核鈦白披露,公司計劃未來通過“內生增長、外延并購”的戰略手段,聚焦“資源、鈦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四大業務板塊,全面布局產業鏈上下游,打造“硫-磷-鐵-鈦-鋰”綠色循環產業經濟,力爭形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硫酸法鈦白粉生產企業之一、打造最具競爭力的磷酸鐵鋰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