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穩定供應與推進脫碳不相悖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近日,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巴西國油)擬在5年內投資680億美元,提升石油產量。680億美元投資中,84%將用于油氣勘探和開發領域,其中大部分資金將流向利潤豐厚的深水鹽下地區。在全球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這看起來似乎有些扎眼,但其實推進脫碳進程與各經濟體增長的能源需求,為市場提供安全、可負擔和可持續的能源產品,這兩者的關系是動態平衡的,不相悖。
當前,全球能源轉型步伐加快,石油公司面臨從高度依賴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轉變。這一過程中,清潔性和可持續性固然重要,但能源的安全穩定供應也是重中之重。比如,亞太地區擁有全球一半人口,目前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化石燃料。到2040年,化石燃料也還將是能源結構中的最大組成部分。及時滿足市場需求,維持下游行業正常運轉,也是必須要考慮的因素。
另外,開發碳排放量低的能源,也是保持兩者關系平衡的一種重要方式。比如,巴西鹽下油田被認為能在未來幾年內增加全球石油供應,是近年來勘探開發的焦點。而且,巴西國油認為,到2050年全球化石能源使用量將減少,該公司開采成本和碳排放量都低于同類項目,將在碳中和時代來臨前最大限度提升產量。萊斯大學貝克研究所拉美能源政策研究員弗朗西斯科·莫納爾迪表示,鹽下地區的油井開采效率及產量高,這意味著開采每桶油的碳排放量低于平均水平,且輕質油在加工時碳排放更少。
更新產品組合,在滿足市場對傳統能源需求的同時,積極拓展清潔能源市場,也是一種解決方案。比如,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馬國油)的產品組合中有近70%是天然氣。這種清潔、可靠且靈活的能源品種是能源轉型的重要支撐。根據市場機構預測,亞洲,尤其是中國,是未來很長時間內全球天然氣市場最重要的增長引擎,也是各大液化天然氣供應商最看好的需求市場。
在2050年凈零碳排放目標指引下,油氣公司可以積極拓展多種低碳技術和可再生能源業務。比如,馬國油在上游正在大力開展碳捕捉項目,位于Kasawari的海上碳捕集與封存項目將于2025年首次注入二氧化碳。一旦投產,該項目預計將減少7600萬噸的燃燒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下游市場,馬國油于2019年推出iona系列電動車油液解決方案。馬國油的全資子公司AMPLUS著力研究太陽能解決方案,如今,馬國油在印度、迪拜和馬來西亞擁有超過1000兆瓦正在運行或開發中的太陽能項目。
類似案例不在少數,國際油氣巨頭的實踐都在印證著滿足各經濟體增長的能源需求,為市場提供安全、可負擔和可持續的能源產品,與積極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并不相悖。積極開拓低碳綠色業務領域,做好新舊轉換的過渡,需要業界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