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料網資訊:
11月18日,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旗下貿易委員會舉行第418次會議,建議對中國產聚酯全拉伸絲征收3年-5年的反傾銷稅,稅率為3.95%~10.91%。正式征稅公告需經韓國財政部決定后對外公布。
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傾銷調查期內,我國出口韓國涉案產品約4.66億美元。2021年1月27日,韓國對聚酯全拉伸絲(FDY)發起反傾銷調查,涉及5402.47.9000稅號項下的商品。
6月17日,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貿易委員會對原產于中國的滌綸長絲全拉伸絲作出反傾銷肯定性初裁,裁定從中國進口的滌綸長絲全拉伸絲銷售價格低于正常價格,對韓國產業的實質損害不屬于微量或可忽略不計。
后續是否會征收該反傾銷稅還需韓國財務部裁定,我們也將時刻留意案件最新進度。
全球供應鏈幾近“崩潰”,明年進口價格或漲超10%!
在新冠疫情“反復橫跳”的當下,全球經濟復蘇緩慢,貨運需求與船運能力無法得到滿足,這一矛盾導致今年幾乎海運成本不斷飆升。
2020年6月,上海-歐洲航線的集裝箱運費指數(SCFI)現貨價還不足每1000美元/TEU,到2020年底已經躍升至約4000美元/TEU,到今年7月底,價格已經飆升至7395美元。
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的一份報告顯示,從現在到2023年,如果集裝箱運費持續飆升,全球進口產品價格水平將上漲10.6%,消費者物價水平將上漲1.5%。一般來說,體量越小、進口占經濟比重越高的國家,受到海運成本上漲的影響更多。
小島嶼發展中國家(SIDS)受到的影響最大,海運成本飆升將令其消費者價格上漲7.5個百分點。內陸發展中國家(LLDC)消費者價格可能上漲0.6%。在最欠發達國家 (LDC),消費者價格水平可能會上漲 2.2%。
該報告還稱,海運成本的飆升可能會拖累世界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增長。如果供應鏈繼續中斷,集裝箱運費每上漲10%,美國和歐元區的工業生產將下滑1%,中國的工業生產將下滑0.2%。
瑞士物流巨頭Kuehne+Nagel表示,截至10月底,全球有600多艘集裝箱船被困在港口外,是年初水平的兩倍。該公司10月末預計,港口和航線擁堵至少會持續到明年2月。
這場全球供應鏈危機就像是多骨諾米牌一樣,港口擁堵致運力不足,貨柜短缺、海運成本飆升又引發更嚴重的缺貨問題,使得全球零售業、運輸業壓力山大,影響甚至還在持續擴大。
全球供應鏈危機目前似乎還沒有解決的跡象,加上生產成本激增,消費者將明顯感受到物價上漲,疫情之下,想必很多人都不好過。
近日,羅姆化學(原贏創)發布漲價通知稱,從12月1日起,將提高其PLEXIGLAS®和PLEXIMID® (在美國為Acrylite®和Acrymid®)銷售的PMMA塑料全球銷售價格。
此外,羅姆還將在12月1日提高Cyrolite®、Cyrolite Md®、XT Polymer®、Cyrex和Vu-Stat ®PMMI塑料的價格。在現有的合同協議下,歐洲、亞太、中東和南美洲地區的所有產品的漲幅均為10%。
值得一提的是,羅姆化學曾在10月1日就已經對上述的PMMA塑料進行提價,漲幅為0.08歐元/千克(約606.5元/噸)。
11月15日,積水化學發布漲價通知,宣布12月1日起,在全球范圍內上調Selvol™聚乙烯醇(PVOH)等產品的價格。其中北美、拉丁美洲和亞洲地區漲幅在550美元/噸(約3511元/噸)以上,EMEA地區漲幅在550歐元/噸(約3979元/噸)以上。
?三井化學:上調多種原料售價
近日,三井化學連續發布漲價通知,稱將于12月1日起上調雙酚A(BPA)、環氧樹脂(EP)、對苯二酚(HQ)等產品的售價,漲幅最高達390日元/千克(約21785元/噸)。其中:
? 雙酚A的售價漲幅為19日元/噸(約1061元/噸),瓶裝的產品額外支付1日元/千克(約58元/噸)的包裝費。
? 環氧樹脂的售價上調23日元/千克(約1285元/噸),桶裝產品也需額外支付10日元/千克(約580元/噸)的包裝費。
? 苯二酚(HQ)的漲幅高達390日元/千克(約21785元/噸)。此次漲價也是三井化學時隔三年半來首次對該產品進行提價。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雙酚A已經連續跌了一個月,目前場內價格略有走低趨勢,主流市場報盤在17200-17500元/噸。作為其下游的環氧樹脂市場表現同樣不佳,目前消化庫存為主,入市意愿清淡,而另一原料ECH跌勢明顯,環氧樹脂市場跟跌為主,下行趨勢下采購意向寡淡。
? 巴斯夫:第四輪調漲已至
11月18日,巴斯夫發布漲價通知稱即日起將上調中間體新戊二醇(NPG)和1,6-己二醇(HDI)產品的價格,其中新戊二醇上調400歐元/噸(約2902元/噸),1,6-己二醇上調1000歐元/噸(約7256元/噸)。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巴斯夫本月的第四封漲價通知!但反觀國內的新戊二醇,目前市場已經連跌7次,報價在16283元/噸,較前一周價格下跌2616元/噸,跌幅13.84%。
事實上,不僅僅是雙酚A、新戊二醇,就連當初“硅”迷心竅的有機硅也是開啟下行通道!從10月初的63000元/噸的天價,到目前的報價31000-32000元/噸左右,有機硅價格幾近腰斬。
綜合來看,當初暴漲的原料觸及了天花板后,市場情緒漸淡,加之年末將至,終端下游抵觸高價,多種原料回歸理性,帶動化工市場波動下行。近一個月里,企業先后經歷了原料暴漲到跳水再到反彈!市場風云變幻!而這“過山車”般的行情也無疑讓企業左右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