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化企發力電池材料業務
已有人閱讀此文 - -今年以來,電動汽車產業鏈的投資加速,導致電池以及相關材料需求暴發式增長。據預測,電池材料市場將從2021年的不足300億歐元增至2026年的接近750億歐元。為滿足市場需求,近期韓國SK、浦項制鐵、LG化學等韓國龍頭企業紛紛加大對電池材料領域投資。SK材料公司將新建一座鋰硅電池材料廠;浦項制鐵化學公司將建造一座正極材料廠;LG化學公司也為此宣布了更宏大和更長遠的發展計劃。
近日,SK集團旗下子公司SK材料公司與美國硅碳復合材料制造商Group14 Technologies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將在韓國建設一家鋰硅電池材料工廠。合資公司將在該設施投資5200萬美元,預計于2022年投入使用。今年早些時候,Group14在美國華盛頓州建設了電池活性材料(BAM)工廠,并由SK材料牽頭進行了一輪融資。該公司稱,其鋰硅技術SCC55可顯著提高單位體積的能量密度,以滿足全球對高性能鋰離子存儲日益增長的需求。
8月1日,SK集團另外一家子公司SK創新表示,到2023年將鋰離子電池隔膜生產能力從14億平方米增加到21億平方米,到2025年將增加到40億平方米。此外,今年5月,該集團旗下銅箔子公司SK nexilis曾表示,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在波蘭新建一座銅箔工廠。到2025年,其生產能力將從目前的4.3萬噸擴大到每年20萬噸,以滿足對可充電電池基本材料日益增長的需求。
電池材料制造商浦項制鐵化學表示,將在慶尚北道浦項市楊基曼綜合工業園建設一座6萬噸/年的工廠。這將為電動汽車電池提供正極活性材料(CAM),總成本約430萬歐元。一旦建成,該公司在韓國的3家工廠將擁有產能16萬噸/年。該公司稱,這足以為180萬輛電動汽車提供60千瓦時的電池組。該公司計劃到2025年在美國、歐洲和中國再建設11萬噸/年正極活性材料產能。浦項制鐵化學一直在與其母公司浦項制鐵合作,開發鋰、鎳和石墨材料等資源,加快投資旨在擴大其大規模生產能力,并研發鎳、鈷、錳和鋁等下一代材料。
LG化學計劃投入2.7萬億韓元(約合23.5億美元)用于開發先進的電池材料,并提高國內制造能力,以穩定電池材料的供應。7月29日,LG化學宣布,董事會已批準以5250億韓元收購LG電子業務解決方案旗下化學和電子材料(CEM)業務的計劃。LG電子的CEM部門生產電池材料,如隔膜和顯示屏材料,并在清州、中國杭州和波蘭弗羅茨瓦夫設有生產設施。
此外,LG化學宣布,計劃投資7800萬歐元進行投資組合轉變,以實現可持續增長,其核心是電池材料。其中,這筆資金的60%將用于先進材料業務,以使LG化學成為世界第一的綜合電池材料公司。LG化學將于12月開工建設一座每年6萬噸的正極材料工廠。這是該公司將總產能從2020年的4萬噸增加到2026年的26萬噸計劃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