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面臨橡膠短缺之痛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在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汽車產業工廠停工和全球芯片短缺的困擾下,汽車制造商現在正面臨著另一個供應鏈難題——橡膠供應減少。近日,據外媒報道,混亂的船運線路正在破壞天然橡膠的運輸,再加上中國庫存不足以及嚴重的葉病,全球供應已經出現短缺。橡膠價格正在上漲。而天然橡膠是輪胎和引擎蓋下部件的關鍵材料,一些美國汽車供應商正趕在市場進一步受到擠壓之前確保拿到貨。而這種慌亂將很快蔓延于整個汽車行業。
幾乎所涉及的每個公司都在努力解決短缺問題,但可能沒有哪個行業比汽車行業受到的打擊更大。半導體危機導致多家工廠停產,造成數百億美元的收入損失,而從座椅泡沫到金屬再到塑料樹脂等材料也越來越難找。長期依賴即時制造以降低成本的汽車行業發現,靈活地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供應鏈干擾能力有限。
市場人士表示,解決橡膠短缺問題可能會特別棘手,因為橡膠樹需要約7年才能成熟,因此市場供應不太可能迅速反彈。但底特律咨詢公司Conway MacKenzie汽車實踐小組負責人史蒂夫·懷博(Steve Wybo)表示,“如果你能弄到一些塑料或橡膠,你會訂購比需要的更多的量。這或許會加劇市場供應短缺的情況。”包括福特汽車公司和Stellantis集團在內的汽車制造商表示,他們正在監測橡膠市場狀況,目前他們尚未受到太大影響。通用汽車表示,并不擔心其橡膠供應。世界最大輪胎制造商之一的法國米其林正利用亞洲直接空運的方式避開港口擁堵。不過,對于依賴美國分銷的供應商來說,橡膠供應已經是一個問題。
據介紹,橡膠行業以小農為主,隨著需求變化、價格波動或供應鏈問題出現,生產商很難迅速調整。天然橡膠是由泰國和越南等國家溫暖潮濕氣候下的白色樹液制成的。雖然石油合成橡膠在某些應用中是首選,但天然橡膠的特性對手套和包裝膠帶等產品至關重要,這兩種產品在疫情暴發期的需求都有所上升。而作為輪胎中的關鍵部件和發動機罩下的防振部件,橡膠的需求更是凸顯。其與汽車行業的聯系比任何其他行業更為密切。
泰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膠生產國和出口國,在疫情暴發前幾年,泰國一直在價格持續低迷的情況下苦苦掙扎,因此也導致農民們砍伐更多樹木以補償較低的收入,并沒有動力激勵他們種植更多的樹木。疫情期間,對橡膠手套的需求趨緊,而且世界上最主要的生產國也因干旱、洪水和葉病等自然因素而消耗了大量橡膠手套。
“市場肯定在收緊。”代表汽車零部件制造商的Foley and Lardner LLP律師事務所駐底特律合伙人Ann Marie Uetz表示,“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到目前為止,這還遠遠沒有達到芯片短缺的水平,但肯定正在醞釀中。”
總部位于吉隆坡的天然橡膠生產國協會(Association of natural rubber Producting Countries)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盡管與疫情相關的中斷導致美國進口銳減16%,但中國2020年的天然橡膠采購量與前一年持平。
Intertape Polymer Group是一家為電子商務公司生產膠帶的公司,該公司全球采購部主管邁克瓊斯(Mike Jones)表示,去年年底,美國橡膠供應變得非常緊張,一些分銷商的緩沖庫存已經用完。“一旦購買開始,不僅是中國,許多輪胎公司也紛紛回購橡膠,因此美國的橡膠供應變得非常緊張。”
橡膠期貨價格也正在上漲。彭博數據顯示,2月底,天然橡膠價格攀升至每公斤約2美元,為4年來新高,隨后又出現下跌。橡膠巨頭Halcyon Agri Corp.的前首席執行官羅伯特·邁耶(Robert Meyer)認為,未來5年,價格將飆升至5美元。“我們現在看到的供應問題是結構性的。”現任新加坡風險投資公司Angsana Investments Private Ltd.的董事總經理Meyer稱,“這個問題不會很快改變。”
供應鏈研究公司Elm Analytics創始人Tor Hough表示,這種情況正暴露出幾十年來一直是汽車行業福音的即時制造方式的危險。通過保持精簡的庫存來控制成本,企業在供應鏈波動加劇時很容易受到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