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PP市場面臨多重挑戰!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近期,市場人士預測,2022年下半年全球聚丙烯(PP)市場供需基本面將遭遇多方面挑戰,主要包括亞洲地區新冠肺炎疫情、美洲颶風季節開始以及俄烏沖突等。此外,亞洲新產能投產也可能影響PP市場格局。

標普全球公司的市場人士表示,由于亞洲市場聚丙烯樹脂供過于求,2022年下半年及未來還將繼續擴大產能,且疫情仍在影響需求。亞洲PP市場或將面臨挑戰。對于東亞市場,標普全球預計,今年下半年,總計380萬噸PP新產能將在東亞投用,2023年還將新增產能755萬噸。市場消息人士指出,在該地區港口持續擁堵的情況下,因疫情限制,幾家生產廠推遲投產,因而對產能投產的可靠性存疑。消息人士稱,如果油價保持堅挺,東亞貿易商將繼續看好對南亞和南美的出口機會。其中,中國PP產業中短期內將改變全球供應格局,其速度可能比預期更快。鑒于新加坡今年沒有擴能計劃,中國最終可能會取代新加坡成為亞洲及中東地區第三大PP出口國。
下半年,東南亞PP市場也會繼續供過于求,因為疫情后購買力仍然疲軟。而且通脹也會導致消費者購買力降低,PP終端產品制造商很難將額外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東南亞PP價格壓力預計將持續存在。此外,競爭性的區內定價、來自外部的更低價出口以及本地區的項目負荷率回升等,都會影響東南亞PP價格。產能方面,馬國油的PRefchem項目45萬噸/年PP項目計劃在下半年重新啟動;而越南龍山石化廠也計劃在2023年第一季度投產,該石化廠包括有一套40萬噸/年的PP廠。標普全球指出,東南亞由于需求疲軟,將更多尋求東南亞以外的出口機會,包括向歐洲、南美和南亞等地區的出口機會,因為向這些地區出口收益要高得多。
北美關注丙烯價格下跌
消息人士稱,美國上半年PP市場很大程度上受持續的內陸物流問題、缺乏現貨報價和不具競爭力的出口定價困擾。下半年美國國內市場和出口PP將面臨不確定性,市場參與者也在關注本地區颶風季可能的影響。同時,雖然美國需求穩定消化了大部分PP樹脂并使合同價格保持穩定,但由于聚合物級丙烯現貨價格下滑,而樹脂買家在推動降價,市場參與者仍在討論價格調整問題。標普全球數據顯示,1月3日至5月18日,美國PP樹脂現貨出口價格上漲了507美元/噸,達1852美元/噸,漲幅超過27%,自第二季度初以來漲幅超過了5%。隨著今年年底前埃克森美孚在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魯日綜合廠新建45萬噸/年產能的負荷率提升,預計美國PP供應量將增加。另外,加拿大InterPipeline公司還計劃于2022年年中將其位于艾伯塔省的52.5萬噸/年PP裝置投入運營。盡管如此,北美市場參與者仍對供應增加量持謹慎態度。由于外部PP價格更低,去年北美地區的新增產量并沒有使該地區與拉丁美洲等傳統進口地區相比更具競爭力。今年上半年,由于不可抗力和多套裝置檢修,供應商幾乎沒有提供現貨報價。
歐洲PP市場受上游沖擊
對于歐洲PP市場,標普全球表示,上游價格壓力似乎將繼續引發下半年歐洲PP市場的不確定性。市場參與者普遍擔憂,下游需求仍然可能不旺,汽車和個人防護用品行業的需求疲軟。而再生PP市場價格持續上漲可能利好PP樹脂需求提供,因為買家傾向于轉向更便宜的原生樹脂材料。與下游相比,市場更關注不斷上漲的上游成本。在歐洲,關鍵原料丙烯合同價格的波動推高了整個上半年的PP樹脂價格,企業則努力將原料價格上漲轉嫁給下游。此外,物流困難和高能源價格也是推動價格上漲因素。市場人士表示,俄烏沖突將繼續成為歐洲PP市場變動的一個關鍵因素。上半年,歐洲市場沒有俄羅斯PP樹脂材料供應,給其他國家貿易商提供了一些空間。此外,由于經濟問題,標普全球認為土耳其PP市場下半年將繼續遭遇嚴重的逆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