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硅DMC供需失衡再尋底
已有人閱讀此文 - -5月中旬,有機硅中間體二甲基環硅氧烷混合環體(DMC)一改持續3個月的下跌趨勢,開啟一輪反彈行情,盤旋10日左右終因無實質性利好,重歸跌勢。截至5月20日,有機硅DMC參考價為2.52萬元(噸價,下同),日跌幅達4.03%,在生意社化工大宗商品價格漲跌榜的百余種產品中跌幅最大。
目前,有機硅DMC存在供需失衡趨勢,下游對原料采買態度謹慎,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短期內國內有機硅DMC市場行情繼續以偏弱運行為主,生產商有意讓利出貨。
短暫沖高 無功而返
5月20日,山東主流有機硅DMC生產廠對外報價達2.45萬元,較前一日下調500元。有機硅DMC國內市場均價為2.53萬元,已經跌至年內低點,比5月中旬的高點下跌了1620元,跌幅達到6.03%,標志著此輪短暫反彈告一段落。
事實上,有機硅DMC自去年9月份觸及近10年新高的6.38萬元后,就開啟了震蕩跌勢。5月中旬,有機硅DMC于2.64萬元左右開始短暫反彈,但是僅僅維持10天左右再次進入跌勢,已經觸及2.5萬元線上。
“金三銀四本是傳統旺季,5月中旬以來,有機硅DMC制品、出口訂單一度出現小幅回暖趨勢。但是受俄烏沖突未見緩和、國內外疫情反復等宏觀因素影響,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加,抑制了有機硅產品消費需求,主流大廠報價大跌,其他有機硅DMC持貨商紛紛跟進讓利。”遼寧某有機硅DMC供銷商王興海表示。
另一方面,上游金屬硅從3月以來受疫情及下游用戶減產停產影響,市場需求表現疲軟,采購積極性偏低。前期部分用戶看漲后市,在2~3月份囤貨較多,目前處于消化庫存的狀態,導致下游需求羸弱,以滿足剛需補庫為主,市場行情整體呈下跌態勢。5月20日,金屬硅市場均價為1.93萬元,比月初下跌了1530元,跌幅達到7.36%。作為有機硅DMC的主要原料,金屬硅市場價格下行,導致成本支撐塌陷,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有機硅DMC市場的跌勢。
產能增加 供應承壓
對于有機硅DMC后市行情,卓創化工分析師張瑩瑩等業內人士認為,由于新增產能相繼投產且爬坡順利,相較于疲軟的下游需求而言,供應端產能增速過快導致生產企業競爭出貨,增大價格下行的風險。
據張瑩瑩介紹,2022年以來,國內先后有90萬噸/年的有機硅新增產能相繼投產。經過一季度的爬坡階段,二季度這些新增產能多數達到滿產運行狀態,水解物及DMC產量增長明顯。5月份預計水解物產量在17.8萬噸,同比將增加3.98萬噸。供應端增速過快導致生產企業競爭出貨,增大價格下行趨勢。
長遠來看,有機硅是近年來的熱門產業。過去的一年里,由于需求和成本上升,有機硅產品供應短缺,相關企業紛紛擴大生產,延伸產業鏈。5月10日,潤禾材料發布公告稱,擬發行可轉債募資2.92億元,主要用于有機硅深加工等領域。不僅如此,晨光新材和合盛硅業等企業今年都有擴產計劃。
企業擴產潮引發行業對于產能過剩的擔憂,如果需求端擴能和產業鏈延伸的腳步沒有跟上,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有機硅DMC市場走勢。
需求欠佳 跟進乏力
相對于供應端產能增速,需求端卻因疫情影響,內外貿需求欠佳,跟進乏力。
張瑩瑩介紹,二季度以來,國內有機硅DMC下游室溫膠及高溫膠需求難有起色。室溫膠方面,地產戶外施工及家裝市場受疫情影響,拖累室溫膠需求釋放。高溫膠方面,國內消費需求減弱壓制硅膠制品需求量,且硅膠制品缺乏高端產品引領,新興市場需求有待于進一步挖掘。同時因疫情及港口發貨緩慢影響,部分制品出口訂單已經轉移至東南亞市場,硅膠制品企業減停產增加拖累高溫膠訂單匱乏。
兩大主要下游需求疲軟,市場信心缺失,在有機硅DMC產量增加的背景下,下游需求縮減致生產商庫存不斷攀高,去庫意愿增強,對有機硅DMC拿貨維持謹慎模式。目前來看,全球疫情、俄烏沖突等影響因素未出現明顯拐點,二季度國內有機硅市場需求同比仍將下降20%~30%。
外貿方面,5月17日,全球最大零售商沃爾瑪公布了一季度財報,凈利潤同比下降25%。緊接著,5月18日美國第二大百貨零售商塔吉特也發布了一份遠不及市場預期的財報。受通脹影響,企業運營成本大增,利潤則下滑超50%。這些美國零售巨頭業績不及預期,引發了市場對于美國經濟增長前景的擔憂,業內認為美交易衰退或將進一步拉長全球商品需求放緩周期,包括各類終端有機硅產品出口需求也可能會減量。
綜合來看,在無突發利好的情況下,下游客戶將以集體觀望為主,疊加供應端增長,有機硅DMC市場近期在供需失衡的狀態下,或將繼續承壓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