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釋放6000萬桶石油儲備!美油新高后,美聯儲將如何加息?
已有人閱讀此文 - -投資者憂慮對俄制裁加碼恐令原油出口受阻,加劇本就失衡的全球石油供應,WTI原油期貨周二盤中暴力拉升11.5%,逼近107美元/桶,創2014年6月以來新高;布倫特原油期貨一度大漲近一成,最高觸及107.57美元/桶,為2014年7月以來的首次。
國際能源署(IEA)當地時間周二宣布,其31個成員國同意從緊急儲備中釋放6000萬桶石油儲備,以向全球能源市場發出信息,俄烏緊張局勢不會觸發石油供應短缺的情況。該機構31個成員國擁有15億桶緊急石油庫存,此次釋放的6000萬桶相當于總庫存的4%,這也是IEA歷史上第四次協調釋放石油儲備。
瑞穗證券美國期貨部門總監楊格(Bob Yawger)指出,6000萬桶原油相當于俄羅斯大約6天的產油量,以及大約12天的出口量,可能只是杯水車薪,不足以抵消俄羅斯供應中斷的影響。CIBC私人財富管理高級能源交易員巴賓(Rebecca Babin)則認為,IEA此舉已在市場預期之中,可在短期給油市提供適度緩沖。
華爾街大行紛紛上調油價預測
摩根士丹利周二發表報告,稱烏克蘭局勢引發的油價風險溢價很可能在未來幾個月持續,“在市場供應緊張的背景下,即便是很小的干擾因素,也會對價格產生巨大影響。”該行上調油價預測,預計今年二季度布油平均價格將達110美元/桶,此前預測值為100美元,在牛市情形下,布油價格甚至能夠跳漲至125美元/桶。
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石油生產國之一,占到全球石油出口總額的11%,每天出口原油大約500萬桶,該國也是全球主要天然氣供應商之一,占到歐洲進口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高盛也于近期發表報告,將布油一個月價格預期從95美元/桶上調至115美元/桶,報告稱,如果地緣沖突升級或石油供應中斷時間延長,油價存在顯著上行風險。該行認為,只有需求破壞才能阻止油價上漲,如果日均需求減少200-400萬桶,對應俄羅斯一個月的出口減量,那么油價短期上行區間為110-120美元/桶。
該行分析師在2月27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表示,禁止俄羅斯一些銀行使用SWIFT國際支付系統,并將俄羅斯央行儲備列為目標,上述制裁應該會加劇已經顯而易見的大宗商品供應沖擊。分析師稱,大宗市場不僅需要反映俄羅斯出口支付貨款的困難,還需要反映俄羅斯大宗商品最終受到西方限制的風險。
高盛表示,唯一可能的短期供應增加將來自歐佩克+,該組織將于本周三召開會議。如果沙特和阿聯酋產量激增,疊加美國解除對伊朗的制裁,未來幾個月全球石油日均供應量可能增加200萬桶,而國際協調釋放戰略石油儲備也有助于彌補缺口。
通脹恐將加劇,美聯儲加息壓力陡升
地緣局勢催漲油價,恐將繼續抬升通脹,美聯儲加息壓力陡升,此時距離3月議息會議僅僅兩周時間。
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經濟學家威爾克斯(David Wilcox)周二發表報告稱,對美聯儲來說,俄烏危機的爆發正值一個緊要關頭,美聯儲正籌劃疫情兩年以來的首次加息,而烏克蘭局勢給本就不太明朗的貨幣政策前景注入新的不確定性。他預測,美聯儲可能認為,俄烏沖突期間甚至過后,不確定性將適度拖累經濟活動。此外,在物價漲幅已經遠超美聯儲2%目標水平的當下,如果俄羅斯的能源供應大幅減少,通脹形勢將更加嚴峻。
美聯儲目前進退兩難。僅未來實體經濟可能疲軟這一點,就要求美聯儲放緩撤回超常規寬松措施,另一方面,居高不下又揮之不去的超高通脹,又要求其加快退出量寬。不少聯儲官員期望加快收緊貨幣政策,以令聯邦基金利率及資產負債表盡快回歸到與經濟和通脹水平更為一致的水平。
彭博行業研究預計,最有可能的結果是,美聯儲將在兩周后上調利率25個基點,并于年中左右開始收縮資產負債表。此后,如若地緣局勢依舊緊張,長期通脹預期維持當前水平,那么美聯儲將會相對放慢加息步伐。
宏觀研究機構Ironsides Macroeconomics創始人卡納普(Barry Knapp)認為,能源價格跳漲或令貨幣轉向更加激進。“能源價格的傳導將比過去30年中的任何時候都要強,美聯儲的壓力將與日俱增。”
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在3月15-16日的議息會議上開啟加息周期。截至今晨六點半,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利率觀察工具,3月加息概率為100%,其中加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98.3%,加息50個基點的概率為1.7%。
上周,在向美國國會提交的半年度貨幣政策報告中,美聯儲稱,烏克蘭局勢已推高能源價格,增加全球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場不確定性。美聯儲重申,“很快”上調聯邦基金利率是合適的。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于本周三出席國會聽證會,就貨幣政策發表證詞,投資者密切關注其對潛在加息舉措的表述,自俄烏沖突以來,市場對今年加息的預期略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