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漲價擠壓利潤 方便面龍頭相繼提價
已有人閱讀此文 - -“2月13日公司對部分康師傅產品進行了提價。其中,桶裝方便面由4元調為4.5元,漲幅約12%。”近日,上海一家小型超市的售貨員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受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等因素影響,康師傅、統一、日清食品等方便面企業近期對旗下部分產品進行了提價。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方便面食品具有剛需屬性,且市場集中度較高,每包0.5元左右的提價幅度對消費者影響不大。
行業龍頭紛紛提價
近日一份業內流傳的漲價通知顯示,統一方便面宣布漲價。通知提到,自2021年以來,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為使速食事業平穩、有序經營,針對速食事業部分產品進行價格調整。調價產品涉及3款,其中袋面現在的零售價為2.5元,調價后為2.8元。
美銀證券近日發布的報告也印證了漲價的事實。報告稱,康師傅旗下主要方便面產品在農歷新年后的出廠價漲超10%,統一主要方便面產品在更換新包裝后零售價格上調約12%。美銀證券認為,加價有助于減輕毛利率壓力,因為棕櫚油成本2021年已增加36%,同時,加價有助于改善方便面行業的競爭格局。
港交所上市公司日清食品1月5日公告稱,面對原材料供應不穩定及價格飆升帶來的成本壓力,將上調主要即食面在中國內地的出廠價格,平均增幅的百分比屬中單位數,2022年3月1日起生效,產品包括:合味道杯面、出前一丁(包裝、杯裝及碗裝面)、日清意面等。據悉,日清食品上一次調整中國內地即食面產品價格是在2011年。
克明食品2021年11月13日發布公告稱,鑒于面粉、包材、運輸等成本持續上漲,公司將于2021年12月1日起對公司各系列產品上調價格。克明食品相關負責人表示,克明食品旗下的方便面品牌五谷道場也進行了價格上調,但上調幅度不足1%。
方便面業務凈利大幅下滑
尼爾森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方便面行業整體銷量同比下降7.7%,銷售額同比下降7.3%。
康師傅控股和統一企業中國這兩家港股上市公司的2021年半年報顯示,隨著2021年上半年疫情防控形勢趨穩、消費需求回歸常態及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上升,兩家公司的方便面業務均面臨一定經營壓力。
其中,康師傅控股的方便面業務毛利和凈利均大幅下滑。2021年半年報顯示,當期該業務收入為127.22億元,同比下降14.67%,毛利率同比下降6.46個百分點至23.89%。收入和毛利雙雙下滑令整體方便面業務凈利同比下降47.13%至8.96億元。
統一企業中國的2021年半年報顯示,當期方便面業務收入為43.98億元,2020年同期食品業務(主要為方便面)為52.07億元,下降逾15%。統一企業中國并未在半年報中透露毛利、凈利等方面的信息。
克明食品2021年半年報顯示,其方便食品營收1.07億元,同比下降3.07%;銷量1.3萬噸,同比上漲7.13%;毛利率為26.92%,同比下降3.71個百分點。
據悉,方便面產品的主要原材料面粉、棕櫚油、糖及PET粒子等,在2021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棕櫚油漲幅較大。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棕櫚油等植物油的價格在2021年同比上漲65.8%。棕櫚油價格在2021年12月曾一度回落,但近期重拾上漲趨勢。有分析師預計,棕櫚油價格將在今年下半年回落。
產品升級迭代加速
近年來,為應對成本端的壓力和擺脫“不營養”的標簽,方便面企業除了提價,還紛紛進行創新升級,推出附加值更高的高端產品。
康師傅干拌面推出“蔬菜加倍”裝,更加注重拌面消費群體對于營養健康的需求。康師傅Express速達面館的單盒售價超10元。統一相繼推出“湯達人”“滿漢大餐”等高端速食產品。
此前有觀點稱:“外賣興,方便面亡。”對此,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方便面和外賣的消費場景是有區別的。
隨著方便面品質升級和迭代加速,從2017年開始,國內方便面市場穩步上升。在消費端不斷倒逼產業端創新升級、產品迭代加速的背景下,方便面企業享受到了整個產業升級帶來的紅利。
天風證券食品飲料行業首席分析師劉暢表示,食品行業的本質是產品力,好吃的東西自然有市場。現在,各大方便面品牌都大幅提升品質,方便面產品依然有不可替代的空間。隨著種類和品類越來越多,方便面會和外賣會形成有效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