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看,PP后市亦喜亦憂?
已有人閱讀此文 - -一、基本面利好居多 原油邁向萬元大關
2月份以來,國際原油市場基本面利好居多,創出自2016年以來的新高。雖然期間美國釋放了部分伊核協議即將談成的消息,導致多頭主動離場,油價出現過短時回落,但隨著美國石油庫存下降,國際油價再次出現反彈。從目前情況來看,有邁向100美元/桶大關之勢,石油基聚烯烴仍具備盈利能力,老大依然是老大。
二、產量增長明顯,未來供應壓力不減
春節前浙石化三線(45萬噸/年)裝置投產成功,節后大慶海鼎(10萬噸/年)裝置順利量產,且1季度仍有部分新產能投放計劃,PP產能持續釋放。此外徐州海天、青海鹽湖、利和知信等前期停車裝置陸續恢復,2月8日停車影響低至2.92%(2021年均值9.14%)。數據顯示,1月份國內PP產量257.04萬噸,同比增加7.34%。由于本月多為短暫小修,計劃內檢修較少,2月份環比增加概率較大。整體來看,國內PP產量增長明顯,未來供應壓力不減。
三、庫存累積創新高 去庫操作或趨于頻繁
2月14日兩油庫存累積至103萬噸,遠遠高于去年同期水平,石化庫存累積創下新高,排除春節期間出貨停滯的問題,終端恢復進程稍緩是重要因素。當前石化企業雖未集體調價,僅小范圍內窄幅調整,但隨著自身壓力的不斷增加,去庫存操作或趨于頻繁。
四、PP期貨“方向標” 仍值得等待
PP期貨近期偏弱的走弱,難以給予現貨積極指引,不過有分析師認為,塑料期貨仍處于一個大的上漲周期中,去年10月初階段性見頂后回調,表面上看似上漲趨勢被破環,但并沒有跌破7900元/噸的黃金支撐位,跌至上漲通道下沿后重拾漲勢,因此能否再次成為“方向標”,仍值得等待。
當前市場上的消息較多,多空都有,但對于PP市場來說,主要影響因素仍歸于供需面,下游工廠雖已返市,但貨源采購積極性不足,需求短期恐難以明顯跟進;而石化企業庫存累積,社會庫存也呈上升趨勢,來自供應端的壓力較大。就此來看,尚不具備短期現貨向好要求,預計盤整格局還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