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回光返照還是全面反擊?
已有人閱讀此文 - -自11月始,中國塑料城的通用料們主流行情基本以走低為主。探其緣由,首先是“兩桶油”屢有降價舉措;其次是終端用戶采購積極性未見明顯提升,成交低迷對行情形成一定打壓。時至本周(11.8),綠了近半個多月的聚乙烯(LDPE、LLDPE)翻紅上漲了,吸引了筆者的注意,那么,到底是短期的回光返照還是市場準備全面反擊的前奏?筆者認為當從多方面進行探究。
表1:近期中國塑料城PE市場價格漲跌表(元/噸)
眾所周知,影響原料價格的常規因素不外乎國際原油、期貨、石化、供需等,此波行情到底是何人所為?
國際原油:
過去三個月,全球能源價格大幅上漲。今年以來,天然氣價格上漲了近600%,國際原油基準布倫特原油價格今年迄今上漲了60%以上。目前,原油價格徘徊在每桶83美元左右,成為塑料上游綜合成本的強勁支撐。
期貨: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低迷之后,PE期貨終于出現了反彈的跡象,逐步回歸基本面。PE期貨的良好表現帶動現貨市場,使場內氣氛回暖。
石化方面:
上游給力的表現為市場奠定了堅實的成本基礎,與此同時,生產企業也作出了積極響應。
表2:近期石化企業PE市場價格漲跌表(元/噸)
供需方面:
供應方面,11月國內煉化企業檢修較上月減少,涉及檢修年產能在346萬噸,檢修損失量預計在11.2萬噸左右,加上部分企業控量銷售,所以,近期聚乙烯在生產及流通環節所受庫存壓力不大,供應處于可控狀態之下。需求方面:下游企業開工率受限電政策放松影響,開工率邊際回升明顯,但較歷年均值水平依然偏低。進入11月份農膜需求減弱,開工較10月有所降低,不過近期棚膜需求依然尚可,下游經銷商陸續下單,訂單量增加。
綜上,歸功于供需雙方矛盾的弱化,市場基本面總體尚可。然而,隨著期貨上漲動力不足,加上伴隨氣溫逐漸降低,部分下游行業開工預計有所回落,對原材料聚乙烯的消耗能力亦有所下降,可能限制市場上行動力。在筆者看來,本次的翻紅上漲,只是一次回光返照,后市依然存在不穩定因素,故業者必須密切關注各方面動態,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