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回應“拉閘限電”!冬季供能六大措施來了,全額保障民生用能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為應對煤炭電力供應的緊張局面,保障冬季能源供應,國家發改委、煤炭大省及其他相關方紛紛行動。
9月29日,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負責同志就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答記者問。國家發改委強調,要科學制定實施有序用電方案,必須堅持“限電不拉閘”,堅決避免壓限居民用能的情況發生,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增產增供煤炭,讓電力價格合理反映電力供需和成本變化。同時,民生用能嚴格按價格政策保持穩定。
同日,據媒體報道,湖南省發改委發文,自2021年10月起,在確定電力市場交易基準價格的基礎上,引入燃煤火電企業購煤價格作為參數,按一定周期聯動調整交易價格上限,建立與煤炭價格聯動的燃煤火電市場交易價格上限浮動機制,合理體現發電、用電成本,降低市場風險。內蒙古發改委則回應稱,蒙西電力市場保底電價政策尚在研究中。
六方面措施保障冬季能源供應
近日一些地方拉閘限電,引發社會對冬季能源保供的擔心。
對于如何保障冬季能源供應?國家發改委回應,正會同有關方面重點從六個方面采取措施,確保今冬明春能源穩定供應,確保居民用能安全。
一是多渠道增加能源保供資源。依法依規釋放煤炭先進產能,有序增加煤炭進口,盡力增加國內天然氣產量,保持中亞管道氣進口穩定,壓實責任保障煤電氣電機組應發盡發。
二是發揮好中長期合同“壓艙石”作用。推動發電供熱用煤中長期合同直保全覆蓋,全面簽訂年度和供暖季供氣合同,及早鎖定資源。
三是進一步做好有序用能工作。指導地方科學合理制定有序用能方案,完善動態調整機制,切實做到用戶知情、合同約定,確保方案可執行、可操作,科學實施。堅守民生用能保供底線,堅決避免壓限居民用能的情況發生。
四是發揮好能源儲備和應急保障能力的重要作用。督促電廠在供暖季前將存煤提高到安全水平之上,加快推進應急備用和調峰電源能力建設,嚴格落實儲氣設施注氣進度,確保入冬前注滿。
五是合理疏導用能成本。在確保民生、農業、公益性領域用能價格穩定的情況下,嚴格按價格政策合理疏導能源企業生產運行成本。
六是有效控制不合理能源需求。堅決遏制“兩高”項目不合理用能需求,推動主要耗煤行業節煤限煤。
“今冬明春我國能源供應是有保障的,我們有資源、有條件、有能力保障人民群眾溫暖過冬。”國家發改委前述負責同志表示。
將加大協調力度向東北地區傾斜資源
東北地區是冬季能源保供的重中之重,社會關注度高。國家發改委表示,將會同相關部門加大協調力度,向東北地區傾斜資源,全力保障東北能源運行平穩。
一方面,組織中央發電企業結合采暖期供暖安排,合理安排機組檢修,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煤電機組開機水平,切實提升電力供應能力。優化電力運行方式,加強東北地區各省份統籌互濟,合理調整東北地區外送電。
同時,確保東北地區發電取暖用煤足額供應。在已簽訂年度煤炭中長期合同基礎上,又組織產運需企業集中補簽了一批中長期合同,實現東北三省發電供熱用煤中長期合同全覆蓋,采暖季發電供熱用煤資源已得到落實。同時,在晉陜蒙地區選取一批條件好的煤礦列為冬季重點應急保供煤礦,在用煤高峰期階段性釋放產能,重點保障東北地區。引導發電供熱企業加大進口煤炭采購力度,提前鎖定資源和價格,做到應進盡進早進。
日前,東北地區發電供熱用煤中長期合同全覆蓋集中簽約,東北三省冬季采暖和供電用煤已得到全額落實。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運行局召開視頻會議,要求地方經濟運行部門和有關中央企業進一步落實主體責任,在發電供熱企業和煤炭企業今年已簽訂中長期合同基礎上,9月底之前再簽訂一批中長期合同,將發電供熱企業中長期合同占年度用煤量的比重提高到100%。同時,要求2022年發電供熱企業直保煤炭中長期合同全覆蓋。
電煤中長期合同是供需雙方簽訂的較長時間內購銷數量較大的煤炭合同。為指導煤炭產運需三方做好中長期合同簽訂履行工作,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多次出臺文件,支持企業自主簽訂中長期合同、鼓勵供需雙方直購直銷、規范合同簽訂行為、完善價格機制、做好運力銜接和數據采集匯總等項工作,以便有關各方創新方式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國家發改委還表示,將提升東北地區有序用電管理水平。確保居民、農業等民生領域用戶用電不受影響。堅決做到“限電不拉閘”“限電不限民用”。
民生用能嚴格按價格政策保持穩定
據介紹,居民用電占全部用電的不到20%,民生用氣占全部用氣不到50%。國家發改委表示,有能力、有條件給予全額保障。
為保障民生用能供應,很重要的一項措施就是對民生用能實行合同全覆蓋。國家發改委表示,已組織煤炭企業與發電企業簽訂電煤中長協,實現對發電供熱用煤全覆蓋。同時,組織供氣企業和地方全面簽訂供氣合同,對民生用氣合同全覆蓋。要求各地將燃氣公交車、出租車全部納入民生用氣范圍予以保障。
國家發改委強調,我國對民生用電用氣都有明確的價格政策。對居民生活用電實行政府定價。對居民生活用氣實行基準門站價格加合理浮動機制管理。在當前國際能源價格大漲的情況下,相關各方很好地貫徹執行了這些政策要求。民生用電用氣價格將嚴格按價格政策保持基本穩定。
國家發改委表示,保障民生用能需要是各級人民政府和相關企業共同的責任。地方須落實好保障民生用能的主體責任,供能企業須落實好民生用能的供應保障責任。
讓價格合理反映電力供需和成本變化
國家發改委表示,今年冬季,受經濟穩定增長、取暖用電快速增加等因素影響,預計全國最高用電負荷將逐步攀升,有可能超過今年夏季和去年冬季峰值。將會同有關方面全力增加電力供應保障能力,加強運行協調調度,確保電力可靠供應。
保障迎峰度冬期間電力供應,國家發改委將做好發電用煤勇氣保障,統籌加強電力保供能力建設,按價格政策合理疏導發電成本,科學制定實施有序用電方案。
具體來看,按價格政策合理疏導發電成本包括,指導各地切實組織好電力市場交易,嚴格落實燃煤發電“基準價+上下浮動”的市場化價格機制,讓更多電量進入市場交易,不得對市場價格在合理范圍內的正常浮動進行不當干預,讓價格合理反映電力供需和成本變化。
事實上,一些地方已經在進行探索。9月29日,據媒體報道,湖南省發改委于27日印發了《關于完善我省燃煤發電交易價格機制的通知》。依據《通知》及附件《湖南電力市場燃煤火電交易價格浮動機制試行方案》,自2021年10月起,該省將在確定電力市場交易基準價格的基礎上,引入燃煤火電企業購煤價格作為參數,按一定周期聯動調整交易價格上限,建立與煤炭價格聯動的燃煤火電市場交易價格上限浮動機制,合理體現發電、用電成本,降低市場風險。
這意味著湖南實施燃煤火電交易價格浮動機制。具體來看,根據文件,當平均到廠標煤單價超過1300元/噸,煤價每上漲50元/噸,燃煤火電交易價格上限上浮1.5分/千瓦時。文件同時規定,如煤價過高,交易價格上限上浮到最大值仍不能完全疏導火電燃料成本,超出部分的成本通過延長交易價格上浮時間疏導,交易上限價格上浮延長時間可以累加。
從價格傳到來看,當售電公司在批發市場的購電均價上浮時(均價差大于0)時,上浮價差應全額傳導至代理的電力用戶,售電公司可按照不超過0.1分/千瓦時的標準收取代理服務費。
同日,內蒙古發改委價格處人士也向財聯社確認,正在研究蒙西電力交易市場保底電價政策。
供需失衡下的煤電價格倒掛
近期,多個省市階段性實施有序用電。市場分析認為,其成因較為復雜,但煤價高企,煤電價格倒掛,以及用電需求猛增是獲得一致認同的原因。
根據國家發改委提供的數據,今年1—8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同比增長11.3%,同期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3.8%,用電量增速快于發電量增速。探究增速差背后的原因,除了持續高溫、用電量需求增加外,煤炭價格高企導致發電企業發電即虧本,企業發電意愿不強也是重要原因。
從煤價來看,截至9月29日國內期市午間收盤,動力煤主力合約上漲近3.1%,保持在1300元/噸以上,短期漲幅較大。現貨方面,秦港動力煤現貨價格昨晚間漲70元后,今日續漲30至1680元/噸,月內漲幅近50%。但電價基本保持不變,煤電企業虧損面明顯擴大。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前8個月,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同比增長145.3%,煤炭燃料加工業利潤同比增長2471.2%,電力熱力供應企業利潤下跌15.3%。同期,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3.8%。在全社會用電量實現了兩位數增長的情況下,電力熱力供應企業累計利潤出現兩位數下跌,表明在收支的不匹配。結合一段時間以來,動力煤價格屢創新高的情況,可以判斷,主要是因為燃煤價格上漲吞噬了電力熱力供應企業的利潤。
央視網評:拉閘限電里沒那么多“大棋”
“拉閘限電”相關消息幾度登上熱搜,部分自媒體趁勢又兜售起了所謂的“大棋論”。
對此,央視網對此點評稱,這些頗具誤導性的觀點,在亂帶節奏中產生了不小的“低級紅”“高級黑”的效果。諸如此類的“大棋論”缺乏對受影響企業、居民的共情,只有傳訛惑眾、增加矛盾,目的無外乎制造流量,收割韭菜。當前,此種“陰謀論”大有市場,總有些人信奉“凡事不決,‘大棋’來解”。
央視網表示,事實上,只要懂些專業知識、有些基本了解,相信常識、回歸理性,就不會扯出那么多“大棋”來。此輪多地限電主要還是受全國性煤炭緊缺、燃煤成本與基準電價嚴重倒掛、聯絡線凈受能力下降等因素影響。另外,部分地方緊急限電,還跟沒把握好產業升級節奏、沒做好平時能源管理工作、沒跳出運動式減碳窠臼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