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油氣市場回暖
已有人閱讀此文 - -近日,國際海洋油氣技術大會(OTC)在美國休斯敦舉行。咨詢公司韋斯特伍德全球能源集團表示,今年海上油氣支出將躍升至440億美元。海上油氣開發有望回暖,至2019年的水平。持類似觀點的還有睿咨得能源。其實,該公司在今年3月初發布的分析報告中就表示,預計未來5年內運營商開發海上油氣項目的數量將刷新紀錄。除此之外,殼牌、道達爾、BP等石油巨頭圍繞未來油氣勘探方向達成普遍共識:海上勘探開發專業知識和設備更加重要。做好這兩方面的工作有利于推動海上油氣開發項目進階,為該市場回暖打下良好基礎。
市場回暖有支撐
隨著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普及以及減產措施,今年以來原油價格走強,市場情緒逐漸樂觀,推動海上油氣市場率先走出低谷。國際能源署預計,今年下半年石油需求將強勁反彈。市場人士預計,海上油氣產量今年將分別增長2.4%和7.1%,資本支出有望從歷史底部升至近年高位。有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石油公司海上資本支出僅為429億美元,較去年初預測的1160億美元下降了60%。
值得注意的是,大幅縮減的成本是推動海上油氣生產率先回暖的重要因素。近年來,在低油價倒逼機制下,海上石油的開采成本持續下降。根據睿咨得能源數據,迄今為止,海上石油成本僅次于中東陸上石油的桶油成本,為每桶43美元。
油價提振激發了油氣公司的投資動力。IHS Markit預測,今年全球海上油氣投資繼續小幅下滑,但到2022年初緩慢上升,到2023年恢復到疫情前水平。拉丁美洲將是海上油氣投資回升最快的地區。2023年后,亞太地區海上油氣投資將有較大增幅。
相關裝備需求明顯增加
當下,國際石油公司正加緊對海上油氣資源進行勘探開發。據悉,今年以來,油氣行業已有21個新海上項目通過最終投資決定。埃克森美孚表示,上游支出將集中于圭亞那和美國二疊紀盆地的開發和有針對性的勘探。巴西國油表示,未來5年將重點放在海上資源的勘探和生產上,將70%的預算用于鹽下油田。必和必拓公司最近宣布,計劃斥資5.44億美元開發位于墨西哥灣的ShenziNorth油田,還將繼續推進同樣位于墨西哥水域的Trion項目。俄羅斯盧克石油也已開始在墨西哥近海12區塊進行鉆井作業。此外,挪威國家石油公司、赫斯、阿帕奇和BP等石油公司也在發力海上油氣。
作為海洋石油生產主力裝備的FPSO(浮式生產儲油卸油裝置)需求持續回暖。睿咨得能源表示,今年總體交付的FPSO將達到10座,是去年數量的3倍,僅二季度就已經有4座交付,2022年可能還有10座FPSO訂單,大部分來自拉丁美洲,其中有4座銷往巴西,1座銷往圭亞那。與其他類型的海工裝備不同,FPSO需求指向性較為明確,大多根據特定的油氣項目定制化開發,并且具有開發成本低、投產時間短等優勢。
巨頭瞄準潛力大區塊
圭亞那自然資源部長維克拉姆·巴拉特告訴與會者,圭亞那—蘇里南盆地潛力巨大,迄今發現的油氣儲量可能接近130億桶油當量,預計該盆地今后還會有更多的石油發現,目前已吸引超過15家國際石油公司在那擁有區塊。
值得一提的是,蘇里南近海原油為輕質低硫原油。由于嚴格的燃料排放規定和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全球對低硫、中輕質原油的需求正在穩步增長。該盆地的輕質低硫原油資源對大石油公司頗具吸引力。除了原油等級的吸引力,蘇里南海上石油平均價格將達到40美元/桶。這是南美洲最低的價格之一,隨著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價格還會有所下降。
有業內咨詢機構預計,到2030年,蘇里南的原油日產量將達到65萬桶左右。良好的監管環境、低特許權使用費、具有競爭力的盈虧平衡價格以及日益增強的政治穩定性,都使蘇里南的吸引力與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