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革命道路 感受沂蒙精神——石化聯合會系統新黨員集體宣誓活動側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7月5~9日,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黨委組織的慶祝建黨100周年新黨員集體宣誓活動在山東臨沂舉行,石化聯合會系統近百名新黨員和發展對象走進沂蒙山革命老區,一起重走革命道路、追尋紅色記憶、重溫革命氣息,共同感受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
沂蒙山是中國革命戰爭時期最重要的革命根據地之一,后來曾被無數革命后人譽為“兩戰圣地、紅色沂蒙”。2013年1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臨沂考察時指出:“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
活動首日,山東沂蒙干部學院莊紀旭教授講授了《從沂蒙精神看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的專題黨課。參加黨課的黨員們了解到,沂蒙精神是紅色革命精神之一 ,是臨沂人民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先進群體意識,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臨沂人民乃至全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沂蒙精神的要點為:吃苦耐勞、勇往直前、永不服輸、敢于勝利、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
習近平總書記把沂蒙精神的特質高度概括為“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這是緣于沂蒙人民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她們中有用乳汁救活傷員的“沂蒙紅嫂”明德英,有為了中國革命奉獻了無私無畏之愛的“沂蒙母親”王換于、祖秀蓮,有擁軍支前模范的“沂蒙六姐妹”張玉梅、伊廷珍、楊桂英、伊淑英、冀貞蘭、公方蓮。
在沂蒙紅嫂紀念館中,黨員們仔細聆聽了沂蒙紅嫂們的動人事跡,淚水也一次次隨之涌出,為她們的勇敢和堅持,也為她們的無私和奉獻。在這里,大家一起大聲唱響了“你是燈塔,照耀著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著航行的方向······”
“最后一塊布,做軍裝;最后一口飯,做軍糧;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這是連日來大家聽到次數最多,也最為記憶深刻的一句話,它是沂蒙老區支邊群眾的真實寫照。
這里的每一座山頭都燃燒過抗日戰爭的烽火,每一寸土地都滲透了抗日軍民的鮮血。在大青山勝利突圍紀念館,黨員們重溫了這場沂蒙抗日根據地軍民反擊日軍“鐵壁合圍”大掃蕩中的著名戰斗。在這場戰爭中,黨政軍民浴血奮戰、英勇殺敵,抗大一分校的勇士們譜寫了空前壯烈的歷史篇章。
這里也誕生了那一首宛轉悠揚、風靡大江南北的民歌《沂蒙山小調》。在沂蒙山小調誕生地,傳唱人為黨員們唱響了這一曲用鮮血和生命譜就的沂蒙紅歌。
這里也走過了開國元勛、開國將領、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等一大批革命英雄群體,他們在這里戰斗、生活過,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遺跡,在沂蒙革命紀念館、在華東革命烈士陵園紀念碑都刻下了他們的姓名,黨員們在這里向他們集體鞠躬、宣誓,誓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