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天成研究:為什么化工和原油走勢分化?
已有人閱讀此文 - -1、原油和化工需求分化
原油和化工需求的不同主要體現在這樣兩點,一是需求國家的不同,二是需求終端的不同。
需求國家而言,美國原油需求占比20%,歐洲占比15%,兩大經濟體加起來對原油市場的影響力非常大。我們看到近期歐美疫苗接種速度加快,截止5月30日英國接種率為58%,美國接種率為50.1%,德國接種率為43.2%,歐美國家新冠病毒的新增病例也持續拐頭,各個國家的油品消費開始快速增長。例如美國截止5月28日當周的汽油需求達到了疫情以來新高,絕對值達到953.4萬桶/日,5月31日即陣亡將士紀念日期間的乘飛機的旅客數量超過了190萬人次,這也是2020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中國原油需求占全球比例為15%,中國的油品消費的快速增長期是2020年4月-8月。現階段中國國內航空飛行數,國內城市交通擁堵指數已經處于平穩運行期,增長率維持平穩態勢。我們再看化工的消費,中國大都位居第一,化工目前需求增速平穩,沒有躍升。
需求終端體現了原油和化工的不同特性,原油是消費性商品,化工是工業制造類商品。原油下游80-90%都是成品油,成品油的消費非常依賴于人們的出行與社交,疫苗接種后此類需求就會大幅攀升。工業生產因為自動化水平較高,且工業強國中國也最早走出疫情,化工的需求2020年就已經逐步正常。
2、原油和化工供給分化
原油和化工的供給不同主要有這樣兩點,一個是原油比化工的寡頭壟斷性更強,第二個是原油是長周期資源品,比化工需要更長時間和更大規模的資金投入,原油新增供應有限,化工大都處于集中投產期。
我們知道歐佩克和俄羅斯、阿塞拜疆等國結成了OPEC+聯盟,這些國家2019年正常時期的產量占全球供應高達50%,如果考慮到全球原油市場的流通量,這個比例可能提高到70%。聯盟對油價實施管控式生產,根據需求增速決定供應增速,油價處于被管理的格局下。有較大增長潛力的美國頁巖油也因為股東方的壓力,2021年的資本投資較2020年增長有限,雖然油價絕對值已經超過了45-65的成本區間,美國頁巖油產量持續穩定在1100萬桶,即使后期增長,增幅也會較為有限。反觀國內化工品,即使是兩桶油占比較大的聚烯烴,或者是生產較為集中的PTA,對各自產品的壟斷力度都遠低于OPEC+對原油的力度,跟別提一些產量分散的品種諸如MEG、MA等。
供應的另一個差別是,原油價格自2007年見頂以來,已經處于十多年的熊市周期,沒有高價格的刺激傳統油氣生產企業就沒有動力進行大量的勘探開發,像安哥拉的原油產量過去四年下降了三分之一,墨西哥產量近十年也是逐步下滑,中國產量只能持穩,增速僅有1%左右。即使是油價走高,石油企業新增投資,原油產出的釋放也要到2-3年后,甚至更久?;そㄔO周期需要1-2年,得益于我國民營大煉化的集中投產,我國化工產能在2020-2022年都處于集中釋放期,產能增速在10-40%不等。從小節奏看,今年3-5月是煉廠的集中檢修期,檢修結束后,化工的供應增加,原油的直接需求增加,這與兩者價差的分化也是一致的。
3、分化仍會延續
展望后市,歐美的出行量還將繼續攀升,歐美7月疫苗接種達到70%,歐美內部與各自的交通量會躍升;四季度全球接種達到70%,汽油、航煤的需求將再上一個臺階;我們認為原油的強勢會延續?;は掳肽陝t面臨成本提升和產能陸續釋放的窘境,整體延續震蕩格局,買原油拋化工,尤其是拋售產能增速較大且需求無亮點的諸如EB、MEG、MA仍將是不錯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