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安全事故和環保違法 康鵬科技成今年首家科創板IPO被否企業
已有人閱讀此文 - -籌劃一年多,上海康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康鵬科技)科創板上市的計劃成為泡影。3月17日晚間,上交所官網披露的科創板上市委2021年第18次審議會議召開,審議結果顯示,上海康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康鵬科技)首發不符合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康鵬科技是年內第5家被否的IPO公司,也是科創板首家IPO被否的公司。
康鵬科技原本計劃通過IPO募集資金7億元,除了1.50億元用于補流以外,其余資金的投向包括:2億元用于“含氟新材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1.65億元用于“新型液晶顯示材料生產項目”;1.50億元用于“新建農藥原藥及醫藥中間體項目”;3500萬元用于“年產250噸動力電池材料硫酸二醇酯系列產品項目”,該項目的實施主體就是衢州康鵬。
衢州康鵬年產1500噸LiFSI產線項目、250噸新能源電池材料硫酸二醇酯系列產品項目正在建設過程中。康鵬科技曾表示,這些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發行人在新能源電池材料行業的競爭力。
公開資料顯示,上交所于2019年12月25日受理康鵬科技的IPO上市申請,這意味著康鵬科技正式開啟IPO之路。在2020年1月17日,康鵬科技開始進入問詢環節,期間經歷了4輪問詢,其中,環保問題一直是上交所關注的焦點。
發生多起安全事故
資料顯示,康鵬科技是行業領先的含氟精細化學品制造商,主要從事顯示材料、新能源電池材料及電子化學品、功能性材料及其他特殊化學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9年,上述3類主要產品的營收占比為49.07%、25.66%和20.58%。自成立以來,康鵬科技一直致力于研發高技術、高附加值、自主創新的含氟精細化工產品,積極拓展產品應用領域與行業前沿技術。
根據上市委意見,康鵬科技被問,泰興康鵬與發行人被同一實際控制人控制,前者因委托無資質方處置危險廢物構成污染環境罪。泰興康鵬上述犯罪行為相關業務與發行人業務是否緊密關聯,發行人與其外協定價是否公允,上述模式是否降低了泰興康鵬和發行人相應環保成本和風險、發行人實際控制人是否對泰興康鵬犯罪行為存在管理或其他潛在責任,此后將泰興康鵬剝離給張時彥是否存在關聯交易非關聯化情形等。
另外,康鵬科技報告期及在審期間發生多起安全事故和環保違法事項,導致重要子公司停工停產,進而導致公司重要業務和經營業績大幅下滑。上市委要求說明其重要子公司生產技術、安全和環保管理、資質等相關內控是否存在重大缺陷,業務是否存在高污染、高環境風險事項及相應的內控措施。
該問題所指的子公司是衢州康鵬,該公司近年曾發生兩起安全事故。衢州康鵬五車間(精餾車間)7#精餾塔系統回收二氯甲烷鍍鋅鋼桶包裝作業過程中曾發生一起包裝物料噴濺事故,造成一名現場作業工人死亡。經衢州市人民政府認定,該事故為一般安全生產責任事故。2020年8月,衢州市應急管理局對衢州康鵬罰款25萬元。另一起是衢州康鵬發生沖料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此外,康鵬科技及其子公司還曾多次受到行政處罰,并且在報告期內還涉及2起安全事故且造成了人員死亡。其中,以2016、2017兩年為例,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子公司浙江華晶因超標排放廢水,于2016年4月被衢州市環保局責令改正環境違法行為,罰款2.8萬元。還是因為超標排放污水,浙江華晶于2016年6月再被衢州市環保局責令改正環境違法行為,罰款0.5萬元。2017年7月,康鵬科技因消防設施未保持完好有效,被上海市普陀區公安消防支隊罰款4萬元。2017年8月,公司子公司上海萬溯因未向規劃和土地管理部門申請建設工程放樣復驗,被上海市奉賢區規劃和土地管理局罰款0.2萬元。
經營業績大幅下滑
最近兩年,IPO企業都會在招股書中主動披露涉及的環保問題,只是鮮有因環保問題被否的情況。康鵬科技已因環保違規而影響到了經營業績。自遞交招股書之后,康鵬科技就因業績下滑而飽受爭議。
數據顯示,2016年-2020年,康鵬科技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59,919.21萬元、63,665.30萬元、70,831.90萬元、68,726.12萬元、 62,919.62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0,644.69萬元、11,179.66萬元、13,852.45萬元、12,092.48萬元、8,160.14萬元,其經營業績自2018年起連續下降。
康鵬科技表示,公司2019 年經營業績較2018年略有下降,主要因顯示材料業務受到近年來終端客戶日本 JNC市場占有率降低的影響。而2020年經營業績下降,主要是受LiFSI生產工廠衢州康鵬停工停產及LiFSI單價下降影響,新能源電池材料、電子化學品的收入及毛利率有所下降;同時,因新冠疫情影響下游客戶采購需求,醫藥中間體、功能性材料及其他特殊化學品、顯示材料等產品銷售收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