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出臺“中國制造2025”試點方案?瞄準八大重點范圍
已有人閱讀此文 - -8月29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決議并標準根據了《廣州市建設“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實施方案》,該計劃方案為我國一線城市中第一個頒布的中國制造業2025試點工作方案。
廣州市將聚焦點“IAB”重點產業鏈計劃,緊緊圍繞八大重點行業加速執行八項重點工程項目,爭取2019年全省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產值達2.3萬億元、加工制造業增長值占GDP比例達25%、高端裝備制造增長值占規模以上企業加工制造業比例達69%。
廣州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產值最后的沖刺2.3萬億
2016年至今,廣州首推申請建立“中國制造業2025”示范點示范性城市工作中。2020年4月份,國家工信部宣布審批愿意廣州建立“中國制造業2025”示范點示范性城市,廣州市變成全國首個獲準“建立‘中國制造業2025’示范點示范性城市”的一線城市。
《方案》共包括整體規定、重點行業及方位、執行八大重點工程項目、重點現行政策、健全保障體系等五一部分。實施意見整體規定明確提出,將緊緊圍繞建立“中國制造業2025”示范點示范性城市,聚焦點IAB重點產業鏈計劃,緊緊圍繞八大重點行業加速執行八項重點工程項目,爭取2019年全省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產值達2.3萬億元、加工制造業增長值占GDP比例達25%、高端裝備制造增長值占規模以上企業加工制造業比例達69%。
執行八大重點工程項目 打造出十個使用價值自主創新園
依據《方案》,廣州市將執行對外開放協作工程項目、創新驅動工程項目、“兩高四新”培養工程項目、產業園區管理提升工程項目、工業物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建設、大數據的應用工程項目、品質品牌建設工程項目、綠色環保工程項目共八大重點工程項目。
對外開放協作工程項目明確提出看準全世界500強、我國500強,國內制造業500強、我國私營500強和領域拔尖公司,提升全產業鏈、顧客價值、自主創新鏈招商合作,爭取三年內引入500個高技術技術性新項目。
產業園區管理提升工程項目重點培養“使用價值自主創新產業園區”。聚焦點IAB產業鏈,切實打造出鄭州富士康、思科交換機、GE通用醫療、百濟神州、廣州豐田智能網聯產業基地、廣州琶洲互聯網技術自主創新集聚區等十個上下使用價值自主創新產業園區,聚集科學研究、生產制造、日常生活、綠色生態等高檔因素,健全城市服務項目、交通出行、文化教育、自然環境等配套設施基本建設,連動附近產業群及小區群,產生“有產有城”相對性詳細的產業生態生態系統。
看準八大重點行業
要完成智能制造升級,選準方位和著力點尤為重要。依據計劃方案,將來將發展趨勢的重點行業和方位包含八個,在其中包含“IAB”產業鏈方位:新一代信息科技、人工智能技術、生物技術等。
精密機械制造及智能機器人:重點發展趨勢智能機器人、城市軌道、智能化成套設備武器裝備和信息系統集成,打造出精密機械制造及智能機器人產業群。到2019年年末,精密機械制造及高端裝備制造年產值做到1000億元。
新一代信息科技:重點發展趨勢新式顯示信息、集成電路芯片、人工智能技術,加速搭建新一代光電技術全產業鏈,打造出“全球顯示信息之都”,到2019年年末,新一代信息科技總值提升7000億元。
生物技術與醫療健康:重點發展趨勢生物科技與制藥業、生物醫學工程工程項目與性能卓越醫療機械、智能化身心健康智能管理系統及機器設備,到2019年年末,爭取生物技術產業鏈年產值超1300億人民幣。
智能化與新能源車:重點發展趨勢整體車身、智能網聯轎車,到2019年年末,智能化與新能源車發展趨勢有重大成果,自主品牌轎車完成跨越式發展,機械制造業完成總值5100億人民幣。
新型材料:到2019年年末,新材料產業高端化、特色化獲得顯著成果,年產值做到3600億人民幣,促進新材料產業智能化系統、翠綠色化、身心健康化升級,完工中國新材料產業集聚區。
新能源技術:到2019年年末,年產值做到1200億元,節能環保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科技攻關、新產品開發及高新科技科技成果轉化獲得顯著成果,爭取完工全國各地關鍵的新能源技術新產品開發產業基地。
現代都市消費工業生產:重點發展趨勢智能家居系統、時尚服裝、音響燈光、文具用品等現代都市消費工業生產,到2019年年末,現代都市消費工業生產完成年產值超出2800億人民幣,完工中國領跑的智能家居系統產業基地。
規模性服務行業:重點發展趨勢加工制造業網絡技術、工業產品設計、產品質量檢測驗證,到2019年年末,規模性服務行業增長值做到1.3萬億元上下,占GDP的比例做到49%上下。
開設“廣州市‘中國制造業2025’產業投資基金”
深化體制改革、稅務總局金融業、土地資源供貨、人才的培養……廣州市現行政策力撐“中國制造業2025”國家級別示范園區基本建設,積極主動連接和參考國家級別科技創新區執行的相關現行政策,以增加商業用地、優秀人才、財政局適用等為關鍵切入點,促進各種因素向加工制造業集聚,打造出優良的市場環境,完成加工制造業轉型發展新突破。
據廣州工信委表露,現行政策閃光點包含:“保證中遠期內全省工業土地占城市土地比例不少于25%”,保證工業土地經營規模。融合和綜合資產。對全省工業生產和信息化管理存量資金開展統籌管理,維持目前資產總經營規模不會改變,融合產生“廣州市‘中國制造業2025’產業發展規劃資產”。廣州發展改革委、自主創新委、商務委等單位的財政局幫扶重點,須優先選擇適用高端裝備制造中的重點行業、重點產業鏈、重點新項目、重點公司。另外,依據中國工信部審批規定,開設“廣州市‘中國制造業2025’產業投資基金”。
來源于: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