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廢棄CD碟片處理對比,這些亮晶晶的垃圾都去哪了?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光盤切碎可以制成塑料顆粒
廢舊光盤全身是寶
成品光盤是由片基材料和金屬鍍層等組成。光盤對片基生產材料的要求非常高,主要表現為要有高透明度、熱穩定性和耐沖擊性。生產光盤的片基材料為聚碳酸酯,這種原料是以從石油中提取的物質作為原料合成的,屬于全球緊缺材料,每噸價格高達16000多元。
廢舊光盤全身都是寶,從片基材料到金屬鍍層全部都可以回收。片基材料回收后可用作低一級要求的光盤片基材料,還能用作一些電子產品的外殼包裝(如手機、數碼相機等)以及生活常見的外包裝材料或大量的其他工程塑料。而光盤的金屬鍍層都是純度很高的金屬,其回收價值就更高了。每張光盤中含有40-100納米厚度的黃金,回收100張光盤,就可以獲得價值8美元的黃金。
美國
位于新罕布什爾州Salem的美國CD回收中心(CD Recycling Center of America),每天會有舊唱片被一捆捆地運到這兒,然后制成聚碳酸酯塑料顆粒(PC),最后用于制造汽車、家庭建筑材料和眼鏡等耐用物品。
作為發達國家曾經最大的廢塑料目的國,自2018年起,我國限制了紙板和大多數塑料的進口,使得美國CD回收中心回收的CD制成的聚碳酸酯塑料顆粒無處可賣。只能尋求其他渠道以及內部尋求突破。
因此,美國國內一些組織比如GreenDisk,為丟棄的CD和其他過時的技術提供投遞箱。他們把從科技投送箱里收集來的CD送到全國盲人行業協會,分類并磨成聚碳酸酯薄片。這些塑料原料隨后被運送到制造商制造塑料材料以供銷售,包括用于生產3D打印長絲的線軸。GreenDisk還與華納兄弟(Warner Bros.)、迪斯尼(Disney)和國會圖書館(the Library of Congress)等公司和機構合作處理CD。
前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地區主管Judith Enck表示,從全球范圍來看,回收CD目前并不是一個重要的環境優先事項。美國的塑料回收率一直非常低,塑料回收問題一直進展緩慢。這絕對是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
國內
現在國內對廢舊光盤的處理方法主要是填埋和焚燒兩種方式。但是,對于這樣特殊的電子廢棄物,傳統的填埋和焚燒處置并不合適。若簡單填埋,由于光盤基體材料為聚碳酸酯(PC) ,將在土壤中長期殘留,隨著廢舊光盤數量逐年增加,填埋顯然不是切實有效的處理方法;另外,光盤中的金屬成分會進入到土壤和地下水中,雖然它只占光盤總量的0. 8%左右,但厚度僅有幾微米,所以與土壤接觸面積很大,例如10萬噸光盤僅含有金屬800噸,但其面積相當于約150萬噸5毫米厚金屬板的表面積,因此污染速度相當快,也使得金、銀等貴重金屬無法循環利用。
對廢舊光盤進行簡單焚燒,則容易產生致癌物質-一二惡英,造成大氣污染,同時二惡英類物質非常穩定,熔點較高,極難溶于水,可以溶于大部分有機溶劑,是無色無味的脂溶性物質,所以非常容易在生物體內積累,對人體危害嚴重。
如今世界范圍內的石油危機使得聚碳酸酯類的石化產品價格不斷上漲,如此簡單的處置方式顯然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廢舊光盤問題日益突出,廢舊光盤的合理回收利用、資源化技術對于節省原材料及保護環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