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國成立終結塑料污染聯盟,目標2040年徹底消除塑料污染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聯盟概述了成功談判的三項戰略目標和七項關鍵成果:
全球戰略目標:
1.將塑料消費和生產控制在可持續水平。
2.實現保護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塑料循環經濟。
3.實現塑料廢棄物的環境無害化管理和回收利用。
成功的關鍵可交付成果:
1.消除有問題的塑料,包括通過禁令和限制。
2.制定塑料的全球可持續性標準和標準。
3.為塑料整個生命周期的可持續性設定全球基線和目標。
4.確保塑料價值鏈的透明度,包括材料和化學成分。
5.建立機制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加強承諾、目標和控制。
6.在塑料生命周期的每個階段實施監測和報告。
7.促進有效的技術和財政援助、科學和社會經濟評估。
挪威氣候與環境部長兼聯盟聯合主席EspenBarth-Eide表示:“我們主動組建了一個國家集團,致力于制定一項真正有效的全球條約,該條約將建立共同的全球規則,到2040年徹底消除塑料污染。”
塑料污染在世界上已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預計在未來幾十年內將大幅上升。根據經合組織《至2060年全球塑料展望政策情景》的報告,如果不采取緊急全球行動,河流和湖泊中的塑料量將從2019年的1.09億噸增加到2060的3.48億噸,泄漏到海洋中的塑料將從2019年的3000萬噸增加到206年的1.45億噸。
據預測,在未來幾十年,塑料消費量將從2019年的4.6億噸飆升至2060年的12.31億噸。推動消費的最重要行業是包裝、汽車和建筑,將占總消費量的2/3,包裝行業約占塑料廢物產生量的一半。
盧旺達共和國環境部長、聯合主席Jeanned’arcMujawamariya博士說:“盧旺達于2004年開始了結束塑料污染的行動。不幸的是,該國的下游仍然可見塑料垃圾。這證明需要全球努力實現結束塑料污染的共同目標,因為塑料污染給子孫后代帶來的是無法接受的負擔。塑料污染是影響人類健康、生物多樣性和氣候系統的全球性危機。”
世界自然基金會設想,一旦全球塑料污染條約最終確定,它將等于或超過《蒙特利爾議定書》(MontrealProtocol)的成就。該國際條約于1989年最終確定,成功地淘汰了造成臭氧消耗的有害物質的生產。該議定書被稱為“最成功的一項國際協定”,其成功歸功于國際社會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合作水平和承諾。
復制這一合作進程的關鍵是聯盟致力于促進有效的技術和財政援助以及科學和社會經濟評估,以使遵守規則不是懲罰性的,而是一項共同努力,確保所有國家獲得足夠的支持,以制定有效的行動計劃,優先考慮全面遵守全球標準。
“各國必須擱置他們對塑料生產和管理方式的差異和個人偏好——這意味著擺脫基于國家野心的條約,并建立一個所有國家都遵循相同規則的條約。這不必被視為不利或零和游戲,因為遵守共同規則可以友好地完成,并證明對所有人都有利。我們以前做過,所以我們可以再做一次,”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塑料政策經理EirikLindebjerg說。
世界自然基金會呼吁聯合國其他會員國加入該聯盟,因為它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成功指標,可以增加世界迅速消除塑料污染的機會。
終結塑料污染聯盟成員將在9月聯合國大會期間在紐約舉行會議,討論該聯盟的下一步行動。
政府間談判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定于11月28日在烏拉圭埃斯特角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