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對天然氣征收附加稅,化工行業可能遭受損失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為了拯救以極高價格購買天然氣的德國能源公司,德國政府將從10月起征收天然氣附加稅,具體金額為每千瓦時2.419歐分,每三個月可調整一次。附加稅將持續到2024年4月1日。
德國化學工業協會(VCI)立即表示,據估計,征收天然氣附加稅將導致該國化工制藥行業每年損失超過30億歐元。VCI正在與聯邦政府就此類救濟進行“深入對話”。
德國玻璃協會稱,如果俄羅斯停止天然氣供應,玻璃行業的每家工廠將面臨5000萬歐元的損失。玻璃的停產意味著歐洲食品、制藥、醫療、汽車、太陽能和建筑行業的供應鏈將同時中斷。在某些特殊類別中,歐洲的停產甚至意味著下游產品的全球短缺。
根據VCI的數據,化學工業約占德國天然氣消費量的15%。每年約有280萬噸天然氣用作化工原料。99.3TWh的天然氣用于生產蒸汽和電力,分別占行業天然氣消耗量的27%和73%。
VCI警告說,由于天然氣和電力的高昂價格以及原材料高成本帶來的多重負擔,許多公司正處于崩潰的邊緣。化工企業巴斯夫正研究在德國第二大工廠以燃料油替代天然氣;專門生產膠黏劑和密封劑的漢高集團正考慮員工是否可以在家工作,以此節約公司成本;與此同時,另一家化工企業科思創也表示,天然氣短缺可能會導致其德國裝置遭受不可抗力停工。
VCI總干事沃爾夫岡·格羅斯·恩特魯普說,盡管化工認識到征稅的必要性,但它擔心其影響。VCI主張通過國家補貼盡可能降低天然氣附加費。此外,應盡可能延長征收期限,以避免行業和消費者在短期內負擔過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