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化工項目“優生”有道
已有人閱讀此文 - -應急管理部日前批準發布一項安全生產行業標準——《化工建設項目安全設計管理導則》(AQ/T 3033-2022),替代原AQ/T 3033-2010標準。新標準由中國石油和化工勘察設計協會組織編制,全國安全生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化學品安全分技術委員會歸口,將于今年6月12日起實施。《中國化工報》記者多方采訪發現,化工設計領域多家單位對此表示關注和重視。那么,新標準的編制起于何因、期于何果、用于何方呢?
“加強源頭管控,把住‘優生’關。”應急管理部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一司司長孫廣宇向記者一語道出編制新標準的初衷。而在編制組的多位專家看來,“優生”,既是新標準的使命,也是它的生命。
舊標準漸行漸遠 新導則應運而生
“安全設計是工程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的裝置和設施建設工程,如果安全設計不到位,就等于工廠建成后存在本質安全問題。”中國石油和化工勘察設計協會理事長榮世立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加強安全設計管理對提升化工項目安全意義重大。
“基于此,我們借鑒國外先進設計理念和做法,組織編制了《化工建設項目安全設計管理導則》(AQ/T 3033-2010),于2011年實施。”榮世立說,這是我國首個工程建設項目安全設計管理標準,在危險化學品項目安全監管和規范安全設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了解,AQ/T 3033-2010標準實施后不久,就被2012年發布的《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45號)所引用。該文件第十五條明確規定“設計單位應當根據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以及建設項目安全條件審查意見書,按照《化工建設項目安全設計管理導則》(AQ/T 3033),對建設項目安全設施進行設計”。“作為推薦性標準,能夠被國家部門規章所引用,充分體現了該標準在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榮世立說。
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安全專家、教授級高工胡晨告訴記者,2010版《導則》發布以來,國家相關安全法規及標準發生了很多變化,危險分析和風險評估技術也有了很大發展。2020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加快制定化工過程安全管理導則等技術規范”。《導則》作為化工過程安全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全面修訂是必要的,也是適時的。
“同時,業界對安全設計管理相關問題的認識也不斷加深。”胡晨表示,目前國內化工項目安全設計還缺乏體系化管理。雖然近年來,“兩重點一重大”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普遍開展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HAZOP)和安全完整性等級(SIL)評估等工作,推動了安全設計水平的提升,但還沒有完全形成相關設計管理體系。
榮世立表示,隨著工程設計經驗的積累和國內外項目實踐的增加,國內外安全設計技術水平持續提升,加之新的安全法律法規和標準不斷出臺,業內專家普遍認為有必要對舊標準進行全面修訂。
據榮世立介紹,修訂工作自2016年啟動,由協會牽頭,先后組織了4次編寫組會議,并廣泛征求意見,歷時近6年終于完成。
“標準的使命是‘優生’,其本身也是‘優生’的。”榮世立說,“標準的編制得到了應急管理部等相關部門的多方指導和大力支持,參與編制工作的也多為有深厚理論學養和豐富項目經驗的資深專家。專家們在編制過程中,秉承科學嚴謹、開拓創新、專業求精的敬業精神,令人感動。”
內容求新求實求精 變化合理合規合范
作為編制組主要成員之一,胡晨告訴記者,新標準的核心是強化基于風險的本質安全設計,力求從設計源頭預防和降低化工建設項目的安全風險。她舉例說,依據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設計管理的通知》(安監總管三〔2013〕76號),也即業內熟知的“76號文”的要求,標準新增第6章“各階段安全設計管理”,以工程建設項目發展過程為主線,分別說明前期設計、基礎工程設計、詳細工程設計、施工安裝、投料試車和項目建成等6個工程階段的安全設計管理重點,并將近年來國家相關安全標準和規定整合到各個工程階段中,以加強安全設計過程管理的可操作性。
胡晨介紹說,標準修訂重點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
一是強化基于風險的安全設計理念。將AQ/T 3033-2010第5章“過程危險源分析”補充修改為第7章“危險性分析與風險評估”。“這是該標準的核心,突出對基礎性、源頭性的危險源辨識。”胡晨表示,危險分析和風險評估的準確性和合理性,直接影響到安全設計防范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安全設計應通過開展危險分析和風險評估確定項目存在的危險和風險以及應采取的安全對策措施。
二是澄清本質安全設計的概念并推動其實施。新標準保留了AQ/T 3033-2010的“本質安全設計”術語,新增第8.4節“本質安全設計審查”,明確本質安全設計審查實施的階段、需要審查的文件和重點,并將國外本質安全設計審查內容制成標準附錄E的示例表,以便于學習參考。
三是整合安全設計及審查要求。新標準將AQ/T 3033-2010第6章“項目安全對策措施”和第7章“安全設計審查”合并為第8章“安全設計及審查”,規定了安全設計及審查的依據、原則和要求,強調工程設計與審查應考慮項目風險評估結果,與第7章的危險分析和風險管理要求相銜接。為了加強國家相關安全規定在工程設計中的貫徹落實,新標準將應急部近幾年來發布的相關安全設計規定(如“76號文”等)梳理提煉為安全設計要點(詳見附錄D)。對“76號文”提出的8個重要設計文件歸納出審查要點,并編制了審查示例(詳見附錄F)。同時,新標準補充了對安全要求規格書(SRS)編制和SIL驗證的要求,增加了開車前的安全審查(PSSR)。
四是補充完善項目安全設計變更控制要求。吸取因重大設計變更管理不到位導致的安全事故教訓(如內蒙古烏海“10·7”爆炸、1998年美國某煉油廠火災等),新標準規定在重大設計變更實施前應進行危險源辨識及分析,確認是否會帶來新的風險和隱患,并強調設計變更的審批權限要求。
胡晨告訴記者,本次修訂參考了很多國外相關標準及文獻,如API RP 750-1990、API RP 752-2009、NFPA 1-2015以及美國化學品協會過程安全中心(CCPS)手冊等,提高了標準的先進性和前瞻性。
反響熱烈備受好評 積極宣貫推動施行
新標準一經發布,在業內引起熱烈反響。
東華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教授級高工徐繼榮告訴記者,新標準出來以后,東華科技高度重視,決定根據標準要求,對公司所有作業文件包括內控制度進行梳理,繼而實施必要的升版、修訂,使其滿足新標準要求。
中國五環工程有限公司安全環保室副主任、教授級高工李雁介紹,針對該標準,五環公司將參加協會組織的宣貫培訓,后將結合公司情況再宣講,同時編制安全設計要點提示表,完善設計本質安全審查表。此外,針對標準中新增PSSR章節的內容,五環公司還將進一步完善PSSR檢查工作。
對于新標準的實施,榮世立表示,《化工建設項目安全設計管理導則》是指導化工工程項目安全設計的重要標準,也是相關生產企業、政府部門審查安全設計的重要依據,因此,所有化工設計企業和生產企業,都應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為滿足各企業宣貫培訓要求,中國石油和化工勘察設計協會擬于近期組織編制組成員舉辦新標準宣貫培訓,對主要內容進行解讀,對標準應用進行全面培訓。之后,還將根據企業需求組織專家開展專題培訓。
另外,多位業內專家建議,新標準運行一段時間后,條件成熟時,可將其轉化為國家標準,提升標準等級,推動化工建設項目安全設計水平的提升。
對此,李雁認為,新標準轉化為國家標準是有必要的。在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更注重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對行業標準及推薦性標準重視不夠,沒有養成隨時查閱的習慣,往往是設計文件報審時專家提出某個標準才去研讀,才發現設計上的考慮不周。
徐繼榮表示,該標準雖是行業標準,但事關安全生產,無論是否升級,企業都應重視。
專家獻策本質更安全 業界期待項目全“優生”
多位業內人士在推動新標準宣貫的同時,也從各自工作實際出發,提出了不少建議和意見,以期實現“本質更安全,項目全‘優生’”。
李雁提出,新標準6.1.6條強調對涉及硝化、氯化、氟化、重氮化、過氧化工藝的精細化工生產裝置進行有關產品生產全流程的反應評估。但目前國內風險評估實驗室大多數僅對反應風險評估,對全流程風險評估的較少,也沒有相應可執行的標準可供參考,實際操作難度較大,建議盡快發布相關標準。
徐繼榮建議,如條件允許,可將安全設計管理導則專題化。他表示,CCPS出過多版專題導則,國內工程設計單位經常會參考。我國的標準常常編制得很全面,但專題內容欠缺。“一個標準涵蓋所有并不現實。標準越全面,可操作性越差。各企業、專業執行時就要細化、擴大化,不僅工作量增加,還可能效果不佳。”他表示,專題化以后,執行者對標準的理解就趨于一致,標準可操作性提升,并能提供針對性指導。舉例來說,新標準中的“變更管理”,就可出專題導則,明確并細化安全設計變更管理如何執行。
徐繼榮還建議,安全設計審查應明確有獨立于項目組的第三方參與審查。“如果僅有項目組人員參加,自己審查自己的東西,出于思維慣性,很難發現設計風險。”他舉例說,在參與某外企項目時,外方審查人員中項目組成員并不多,但其他職能部門的專家如功能安全專家、工藝安全專家等數量眾多。這些專家根據其職能部門管轄的權限,對相關問題擁有最終決策權。
本質安全并非絕對安全
專家觀點
●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安全專家、教授級高工 胡晨:
英文Inherently safer清楚地表明了本質安全是個相比較的概念。只有“本質更安全”,沒有絕對的安全,試圖消除所有的危險是不可能和不現實的。在化工裝置的全生命周期中,工程設計是“優生優育”的重要階段,而“本質更安全”的設計則決定了裝置的安全基因。
“本質更安全設計”推崇采用多方案的比選和優化,有效降低物料和過程的危險性,關注的是消除或減少危險,而不是管理與控制風險,鼓勵積極發現更安全可靠的設計方案。
“本質更安全”設計理念目前已得到了擴展和延伸。只要能夠有效減少物料和過程的危險性,只要能夠降低事故發生的頻率、減輕后果,就是做到了“本質更安全”。這不僅是對工藝工程師,也是對所有專業設計工程師的挑戰,因為這需要創造性和改革性的思維和視角。
明確SRS編制和SIL驗證管理要求有必要
●中國五環工程有限公司安全環保室副主任、教授級高工 李雁:
AQ/T 3033-2022標準補充了對SRS編制和SIL驗證的管理要求,并增加了開車前的安全審查(PSSR)。對SRS編制和SIL驗證的管理要求進行明確是有必要的。當前,國家和行業對SRS編制和SIL驗證沒有統一要求,故各地政府監管要求不一,企業與設計單位簽署合同時也往往沒有明確的約定,故設計單位一般沒有完成這兩個工作。
在我們的工作實踐中,有的企業在《安全專篇》報審的時候,當專家提出要提供SRS后,又重新要求設計單位來完成;有的企業在后期應政府監管部門要求完成了SIL驗證,發現驗證結果達不到SIL定級要求,便要求設計院修改SIL定級結果,對設計造成較大困擾。
●東華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教授級高工 徐繼榮:
要設計一個滿足要求的安全儀表系統(SIS),SRS編制和SIL驗證是必需的。
新標準8.6.5規定,需要定級SRS編制以及SIL驗證的具體要求,應符合GB/T 21109和GB/T 50770。然而,AQ/T 3033-2022標準發布了,目前GB/T 21109應該是2007版,GB/T 50770應該還是2013版,沒有升版。
在這兩個標準里面,GB/T 21109對SRS的規定只有一個提綱,連文件要求都沒有,因為其重點并不在SRS,而主要是一些功能安全方面。但對于工程設計,包括后期的用戶維護等,SRS又確實很重要。去年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發布了《化工安全儀表系統安全要求規格書編制導則》(T/CIS 71001-2021),它只是團體標準,連行業標準都不是。但是,目前國內關于SRS比較具體的標準,可能只有這個團標。其規則內容還是比較細的,參考意義更大。
還有,對于SIS的功能安全,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在2003年推出了第一版IEC 61511標準,也就是用于過程的SIS的功能安全標準。2007年引入國內,即GB/T 21109-2007標準,實際上是IEC 61511-2003的翻譯版。目前IEC 61511已升到2016版,但國標一直沒跟進。GB/T 50770也只是2013版,沒有跟進。在IEC 61511引入之前,國內對SIS的設計僅僅停留在因果表或者邏輯圖,沒有回路概念。引入之后,雖然SIS設計有了回路概念,但實際上仍然停留在聯鎖設計上面。IEC 61511對SRS編制要求有幾十項,但絕大多數都沒能體現在設計文件里。
SIS貫穿于整個裝置的生命周期。SRS不僅僅用于功能設計,對于SIL驗證,SIS的安裝、調試、投用,SIS的操作維護等都具有指導性。因此SRS相當于最原始、最綱要的文件,但是非常遺憾,關于SRS編制的責任方,國內還沒有標準明確。SRS到底誰來編,是設計院還是供貨商還是業主?都沒有明確。所以我覺得很多項目SRS是缺失的。東華科技從去年就開始籌劃編制《安全儀表系統的設計流程導則》。該導則就涵蓋了關于SRS編制和SIL驗證的問題。
同樣,SIL驗證這個環節也是必不可少的。不做驗證怎么知道是否滿足要求呢?
需要補充的是,SIS設計不但要保證安全性,還要保證可用性。也就是說對SIS的誤動作也要提出要求。美國儀表協會(ISA)的標準中就專門提到誤動作率(STR)計算方法。然而,目前國標中對此沒有明確提出。AQ/T 3033-2022標準中提到安全設計管理目標,其中有一條明確要“確保生產穩定運行,減少意外停車”。既然要減少意外停車,就要減少誤停車率,但如果對SIS的誤動作率不提出要求的話,這個目標就沒有太大的意義。如果能對誤動作率提出要求,那對安全設計管理目標這一條要求就能夠作出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