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積極推進實施世界領先發展方略
已有人閱讀此文 - -4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十四五”推動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我國石化化工產業實際,準確把握機遇與挑戰,著眼未來重點發展和突破方向,堅持以市場主導、科技創新、綠色安全、開放合作為基本原則,確定了我國石化化工行業2025年發展目標。《意見》要求通過提升創新發展水平、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調整產業布局、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綠色低碳發展、夯實安全發展基礎、加強組織保障等七個方面,全面推動我國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我國由石化化工大國向強國邁進。《意見》契合實際、思路清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為石化行業及有關企業“十四五”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引。
“十四五”是我國石化產業格局深度調整期、轉型發展質變期,也是中國石化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油價居于高位且寬幅波動,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煉化產業面臨能源安全、產業變革、綠色轉型、自主創新大考。中國石化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勝利油田重要指示精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我們要建設制造業大國、搞實體經濟,各種飯碗就必須端在自己手里”等重要指示,認真落實《意見》要求,順應碳達峰、碳中和發展大勢,貫徹“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實施世界領先發展方略,堅定打造世界領先潔凈能源化工公司。結合《意見》中確定的“市場主導、科技創新、綠色安全、開放合作”四項原則,按照“自主創新能力強、結構布局合理、高端產品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核心競爭力明顯增強,高水平自立自強邁出堅實步伐”的目標要求,中國石化將圍繞做強做優煉油、乙烯、芳烴三大產業鏈,聚焦打造大型化、智能化、一體化世界級煉化基地,堅持優“煉”強“化”,突出抓好“油轉化”“油轉特”,煉化布局與落后產能淘汰相結合,“上大壓小、以新代老”與產業能效提升相結合,大力開發高附加值、高技術壁壘的新材料新應用,積極加快推動煉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向著打造世界領先潔凈能源化工公司奮勇前進。
“十四五”期間,中國石化煉油業務堅持“控制產能、煉化銷一體、市場導向、科技驅動”原則,優化推進基地建設和產業鏈系統提升,加大產業結構調整,持續加大“油轉特”力度,加快推進潤滑油邁向高端化,加速打造低硫船燃國際化“排頭兵”,繼續推進實施油品質量升級,提升煉油整體綜合競爭力和盈利水平,煉油業務率先進入世界一流。化工業務堅持“基礎+高端”、“化工+材料”發展方向,補缺口、延鏈條、提品質,加快存量資產改造升級與落后產能淘汰,增強乙烯產能競爭力,進一步做強烯烴產業鏈,保持競爭優勢,利用好芳烴原料資源,完善芳烴產能布局,適度延伸己內酰胺、丙烯腈等下游產業,增強盈利能力。化工新材料方面,中國石化樹立“培育目標市值千億級新材料上市公司、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發展目標,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自主研發、合作引進等多種手段,開發高附加值、高技術壁壘新材料、新應用。
“十四五”期間,中國石化圍繞交通、醫衛、環保、新能源、建筑材料等重點領域,加快推進新材料領域研發突破和產業化布局。一是加強頂層設計,構建協同高效的發展體系。二是鞏固現有基礎,擴大優勢地位,不斷提高已有高端產品指標,提高聚烯烴專用料比例、合成橡膠和合成纖維高附加值產品比例,加強新產品、新市場開拓,瞄準進口替代,擴大高端材料市場份額。三是加快推進十大類高端新材料產業化,包含高端樹脂、高端橡膠、高性能纖維、高性能尼龍、高端聚酯、可降解材料、功能膜材料、特種功能聚合物、精細化學品、高性能碳材料等,增強新材料領域行業地位。四是以科技創新驅動引領新材料產業發展。加快北京、天津、上海、寧波、廣東等科創研發基地建設;加快汽車輕量化創新平臺、醫用材料創新平臺、碳纖維創新中心建設;建立專業篩選團隊跟蹤境內外優質科技資源,加大技術引進、技術合作和投資并購。
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上,中國石化將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認真落實《意見》要求,努力在引領我國石化工業發展上再立新功、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