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港域躍居中國油氣吞吐量第一大港
已有人閱讀此文 - -日前從舟山市相關部門獲悉,在中國石化近日發布的全國港口油氣名單中,舟山港域、青島港和惠州港被列為中國三大油氣港。其中,舟山港域2021年實現石油、天然氣及制品吞吐量1.33億噸,超越青島港的1.26億噸成績,躍居中國油氣吞吐量第一大港。
4月11日下午2時,在中化興中石油轉運(舟山)有限公司岙山基地5號泊位,利比里亞籍的“米而蒂斯”輪正在進行26.9萬噸的卸油作業。同一時間,在不遠處的4號泊位,“興元希望”輪正在進行提油作業。
“目前,公司6座油碼頭,除了3號碼頭,其余都在進行裝卸作業,連軸轉的場景每天在這里上演。”中化興中石油轉運(舟山)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程文濤介紹,一季度,中化興中油品吞吐量創下新高,共接卸529艘次油輪,同比增長25.9%,油品吞吐量近千萬噸。
“港口油氣業態欣欣向榮,主要得益于我市全力打造油氣全產業鏈,全面推動油氣貿易市場快速增長。”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近年來,舟山市圍繞油氣全產業鏈發展,加快油品儲運基地、國際海事服務基地建設,打造了全國一流通關營商環境,促進包括海事服務業和港口金融業在內的油氣產業不斷向舟山聚集。在海事服務方面,建造船用燃料油專用供應船,完善供油物流體系;在金融經濟領域,舟山港域成為浙江國際油氣交易中心和上海期貨交易所大宗商品期現一體化發展的落腳點,既保證了現貨交易,又支持期貨交割。同時,該市大力推進管線和配備碼頭建設,將全產業鏈的布局真正落實到位,逐漸形成成熟的產業鏈閉環。
以產業集群效應推動油氣貿易快速增長。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舟山港域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4773.06萬噸,同比增長5.32%,其中油氣吞吐量3623.73萬噸,同比增長7.35%,江海聯運量7553.11萬噸,同比增長12.89%。
今年4月1日是浙江自貿區掛牌五周年。以油氣全產業鏈為主要內容的自貿區舟山片區建設,對舟山港域油氣貿易起到積極作用。
建設之初,浙江自貿區舟山片區便按照“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區”的既定思路,打造國際油氣交易中心、國際油氣儲運基地、國際石化產業基地、國際海事服務基地和以油氣為核心的大宗商品跨境貿易人民幣國際化示范區,全力邁向三個“1億噸”的目標,即1億噸油品儲備能力、1億噸煉油能力、1億噸交易能力。
如今,舟山片區在煉化加工、油氣儲備、海事服務等各領域呈現出龍頭引領、鏈條延伸、輻射帶動的溢出效應,萬億級油氣產業集群正加速崛起。浙石化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已基本建成,一期平穩運行,二期逐漸達產,該項目是我國打破石化強國對芳烴、乙烯等重要石化原料壟斷的標志性工程。2021年,浙石化加工原油2652.41萬噸,實現產值1390.2億元。該項目對于區域經濟增長產生較大的驅動能力,在產業鏈延伸拓展、配套裝備制造、技術產業合作、就業情況改善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舟山片區還建成41個儲運項目;推進海上LNG登陸中心建設,已建成新奧LNG項目,累計形成1000萬噸/年LNG接收能力。未來,舟山片區還將形成立足長三角、輻射長江沿線省份的天然氣供應格局……
目前,浙江自貿區舟山片區集聚油氣企業9300余家,2021年油氣貿易額達7379億元,年均增長率達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