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科研投入 挖掘增效潛能——新疆天業天辰化工降本提質紀實
已有人閱讀此文 - -近年來,為提高企業發展質量和經濟效益,新疆天業集團天辰化工有限公司不斷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增加科技研發經費投入,企業生產逐漸向集約化、智能化、清潔化方向轉變,采取國產替代進口、機器代替人工、堅持創新驅動的方式,進一步挖掘降本提質增效潛能,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電解槽國產化為氯堿生產降本增效
10年前,天辰化工有限公司的設備還存在缺陷,產能得不到充分釋放。該廠科研人員日夜努力,對離子膜裝置進行技術改造升級,保證生產裝置平穩運行。
天辰化工有限公司化工廠之前采用國外一家公司生產的離子膜電解槽槽框。然而這種離子膜電解槽框網面運行壽命僅為8年,離子交換膜運行壽命也只有4年,影響了生產效率。天辰化工有限公司下決心制定技改實施方案,先對1臺電解槽槽框及離子膜進行試驗,在不影響正常生產的情況下實施更換,最終獲得成功。
“新離子膜電解槽框和離子膜投入運行后,滿足工藝指標控制要求,降低了系統氯酸鹽含量,提升電流效率、降低電耗,產量也得到進一步提高。”天辰化工有限公司化工廠生產技術科科長馬致昌說,他們將對現有試驗裝置運行數據進行分析,根據實際運行情況對14臺電解槽逐步進行改造。
電石爐智能機器人護航安全生產
在天辰化工有限公司電石廠電石生產線出爐區域,面對著1000℃高溫的電石爐,一臺橙色的機器人正有條不紊地進行出爐作業。從2019年12月開始,該公司開始實施電石智能出爐機器人安裝技改項目。截至2021年底,技改項目徹底完成。
該項目采用國內自主研發品牌的智能成套裝備,按照1臺電石爐要配備3個智能出爐機器人,共安裝42個智能出爐機器人,實現由機器人代替人工操作。
在天辰化工有限公司電石廠二車間五工段出爐工崗位工作10年的操作工馬有奴說:“使用智能出爐機器人后,工人們通過遠程操作平臺就可以完成自動搭電、自動燒穿、自動開眼、自動帶釬、自動堵眼和清爐舌等一系列出爐作業操作,提升了出爐效率,確保了安全生產。”
該廠還對14臺電石爐徹底實現了現場處理面料自動化。“料面處理由原來的人工作業變為機械作業,為企業智能化、安全生產、綠色生產奠定了良好基礎,具有較好的示范性和推廣性。”該廠生技科副科長張天宏說,目前廠里正在試驗中控遠程控制搗爐機處理料面,力爭把處理料面安全風險降低到零。
技改創新為產品提升核心競爭力
在天辰化工有限公司,每個月都會看到這樣一幕場景:生產一線的技術員們將自己的小發明、小創造、小設計、小革新、小建議放在一起進行評比。該公司瞄準技術瓶頸和“卡脖子”環節,長期開展“五小”創新競賽活動。
2021年,該公司共收集197條涉及企業生產經營發展目標、重點任務、難點瓶頸、節能減排和修舊利廢等合理化建議和“金點子”,為企業節約成本3600多萬元。
此外,天辰化工有限公司高度重視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尤其注重在專利數量穩步增長的同時不斷提升專利申請質量。2021年,該公司知識產權工作取得了新突破,以知識產權申報量25項、授權發明專利20項、另5項核心發明技術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初審的成績,躍居天業集團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