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資“國家隊”這樣保供穩價——記先正達集團中國作物營養鉀肥團隊
已有人閱讀此文 - -近日,國家有關部門聯合印發通知,部署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農業生產資料集團、中國化工建設有限公司近期投放100萬噸國家鉀肥儲備。
為此,中國中化迅速行動,部署旗下先正達集團中國作物營養業務單元(下稱中化化肥)基礎肥事業部鉀肥團隊快速落實,切實發揮農資“國家隊”保供穩價的重要作用。
穩定鉀肥供應 保障糧食安全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鉀肥消費國,但同時又是缺鉀國家。在過去相當長的時期里,中國鉀肥市場一直依靠進口。隨著近年來國內產能不斷擴張,鉀肥自給率逐漸提升并穩定在50%左右,但每年仍有800萬噸左右需要通過進口來滿足。
記者了解到,自1972年中國化工進出口總公司(現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從加拿大等國進口第一船鉀肥開始,多年來公司通過獲取全球資源,持續保障國內鉀肥供應。2005年底鉀肥進口價格談判機制建立以來,作為主談企業之一,中化化肥鉀肥團隊秉承捍衛國家利益的精神,憑借深厚的國際商務經驗和專業能力,充分利用國內鉀肥產能等議價條件,掌握主動權,與國際供應商開展談判,使得中國進口價格連續多年處于全球鉀肥“價格洼地”,在保障國內需求的同時,還有效降低了國內農戶的用肥成本。
中化化肥與國內外主要的鉀肥供應商保持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同約旦APC公司、加拿大Canpotex公司等國際供應商也開展了多年的良好合作和溝通,讓各國優質鉀肥產品源源不斷進入中國市場,并服務于中國農業。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4月3日,來自約旦阿拉伯鉀肥公司APC載貨量達9萬噸鉀肥的Double Pride號輪船抵達中國港口—連云港,創造了中國及全球歷史上化肥最大載貨量紀錄,為保障國內春耕鉀肥供應發揮了重要作用。
承擔鉀肥儲備 增強供應能力
2009年,作為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央企下屬單位,中化化肥根據國內外供需和市場情況,呼吁建立鉀肥戰略儲備。經過政府部門論證和企業討論,2014年,鉀肥國家戰略儲備正式建立,中化化肥成為主要承儲單位。
作為承儲單位,中化化肥一直以來在港口及內陸倉庫保持規定數量的鉀肥庫存,并通過輪入輪出的形式平抑市場價格,提高我國鉀肥整體調控能力,提升進口談判話語權,有力保障了糧食生產和農業安全。
2019年,國家化肥商業儲備政策改革,中化化肥全力支持配合。2020年,《國家化肥商業儲備管理辦法》正式版本及招標信息公布,中化化肥再次成為主要承儲單位之一,繼續擔負起鉀肥儲備的重要職責。
2021年8月初,根據國際國內市場形勢,為了滿足終端用肥需求,降低用肥成本,政府部門研究鉀肥儲備投放事宜。中化化肥高度重視,積極配合,嚴格落實鉀肥儲備投放政策,自2021年10月20日起,在寧波、連云港、青島、南京、天津、湛江、廈門、麻涌、鐵山等國內主要港口及河南、山東國儲倉庫,提供品類豐富的鉀肥產品。
篤行惠農服務 促進增產增收
為改善中國土壤缺鉀的現狀,提升農戶鉀肥認知,推進科學施肥,促進農戶增產增收,中化化肥鉀肥團隊深入田間地頭,服務廣大農戶。他們1972年起就將我們今天熟知的我國農用鉀肥第一品牌“楓禾祥”加拿大農用鉀肥引進至國內,并深入農戶當中,通過各種形式宣講鉀肥功能,推進平衡施肥、科學種植,提升鉀肥利用效率,不斷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能力,為廣大農戶送去豐收。
提高政治站位 助力保供穩價
面對2022年春耕化肥保供任務,中國中化積極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對保供穩價工作的認識,堅定落實國家化肥保供穩價要求,切實發揮農資“國家隊”保供穩價的重要作用。
中化化肥提前謀劃,積極推動鉀肥進口談判。2022年2月15日,中方談判小組與加拿大鉀肥公司就2022年度合同達成一致,合同價格為590美元/噸CFR,使我國繼續保持了世界鉀肥“價格洼地”的地位。
鉀肥大合同成交后,中化化肥鉀肥團隊立即啟動與各供應商的采購合同談判,商討貨源數量、品類及船期安排,爭取早日到貨,補充國內供應。同時有序釋放春耕肥儲備,旗下復合肥工廠滿產開工,全力保障春耕期間復合肥的穩定供應。他們還通過試驗示范、測土配肥、田間指導等形式直接服務終端農民,利用肥易通、農小惠等線上平臺面向農戶推廣科學用肥知識,提升農民認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