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2月規上企業利潤同比增長5%
已有人閱讀此文 - -3月2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消息稱,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1575.6億元,同比增長5%。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2個行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或減虧,其中有15個行業利潤增速超過10%。“能源原材料及化工行業對利潤增長貢獻較大。”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在進行數據解讀時特別強調。
朱虹表示,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各地區、各部門加大穩增長和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工業經濟穩定恢復,企業利潤小幅增長。“1~2月份,在工業生產加快、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漲幅較大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工業企業銷售較快增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收同比增長13.9%,高于去年12月份1.6個百分點。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40個行業收入同比增長。企業營收增長較快為利潤增長創造了有利條件。”朱虹說。
從具體行業來看,1~2月份,采礦業利潤同比增長1.32倍,增速明顯高于工業平均水平,部分原材料行業利潤較快增長。其中,受原油價格持續上漲、煤炭價格同比漲幅較大等因素推動,石油天然氣開采、煤炭采選等行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57倍、1.55倍,拉動作用均較去年12月份進一步增強;受化工產品價格上漲拉動,化工行業利潤同比增長27.3%。但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利潤下降39.6%。
對于能源原材料行業利潤上漲的原因,分析人士認為主要有兩方面:一是“雙碳”背景下,環保限產使得傳統行業供給收縮,預期的不確定性也使其新增產能的意愿減弱,而今年在穩增長的壓力下,基建投資前置和力度加碼,又抬升了對原材料的需求,供需錯配推升原材料價格。二是俄烏沖突加劇了市場對供給的擔憂,使得能源產品和化肥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信息與市場部副主任范敏告訴記者,油氣開采業利潤大幅增長的原因主要還是油氣價格同比大幅攀升所致。由于油氣價格暴漲,下游石油及其他燃料加工業成本大增、利潤下降。而化工產品價格也跟隨原料油氣價格上漲,盡管漲幅低于原料,但前2月主要還是消耗前期價格相對低位的原料庫存,因此化工行業利潤仍然保持高位。
“總體來看,工業企業效益狀況延續了去年以來的恢復態勢。但也要看到,1~2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受基數較高影響較去年全年明顯回落,企業成本壓力加大,利潤率和產銷銜接水平均有所下降;企業盈利改善仍不均衡,下游行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利潤增長緩慢,企業生產經營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工業企業效益狀況持續恢復的基礎仍不牢固。”朱虹分析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