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環保工作“關鍵詞”來了
已有人閱讀此文 - -2月下旬,生態環境部舉行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去年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展及今年工作安排。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孫守亮、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嚴剛共同答記者提問,標定了今年環保工作的“關鍵詞”。
關鍵詞一:構建
構建“十四五”頂層設計系統
“十四五”頂層設計系統的構建,是今年環保工作的重點。
據孫守亮介紹,目前生態環境部已經形成“11699”的頂層設計框架,即:1個意見,推動出臺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這是總綱;1部規劃, 編制完成《“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這是路線圖、施工圖;6個重要改革文件、9個專項規劃、9個攻堅戰專項行動方案。
“目前《“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正在按程序向社會發布。”孫守亮表示,《規劃》提出了環境治理、應對氣候變化、環境風險防控、生態保護四個方面的目標指標,明確了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改善大氣環境、提升水生態環境等一系列重點任務。
孫守亮介紹說,《規劃》的特點有“6個突出”:一是突出系統觀念。在重點任務部署上,更加注重生態系統各要素的系統考慮、整體推進。二是突出問題導向。著力解決三類問題:既要基本解決長期存在的突出問題,如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和城市黑臭水體;又要有效遏制住趨勢性苗頭性問題,如控制臭氧污染、新污染物污染;還要加快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如噪聲污染、惡臭異味等。三是突出協同增效。重點在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各要素協同治理、區域協同防治等方面下大力氣。四是突出綠色引領。五是突出底線思維。六是突出激勵示范。
據孫守亮透露,生態環境領域的各項專項規劃,以及污染防治攻堅戰各個標志性戰役的行動方案,也基本同步完成編制,正在陸續出臺。
關鍵詞二:攻堅
扎實推進污染防治攻堅
孫守亮提到,今年將更加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以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統籌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在這其中,推動減污降碳一體謀劃是重點。
“我國生態環境問題本質上是高碳能源結構和高能耗、高碳產業結構問題,污染物與二氧化碳排放呈現顯著同根同源性。研究表明,我國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源中,幾乎所有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源,50%左右的揮發性有機物和85%左右的一次PM2.5排放源,都與二氧化碳排放源高度一致。”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嚴剛指出,與一些發達國家基本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后再轉入強化碳排放控制階段不同,當前我國要發揮后發優勢,實施減污降碳協同治理。
“‘十四五’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關鍵時期,要推動減污降碳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考核,實現目標協同、區域協同、措施協同、政策協同和監管協同。”嚴剛強調說。
他提出四項具體措施。一是強化源頭防控協同。把實施結構調整和綠色升級作為減污降碳的根本途徑,強化資源能源節約高效利用和低碳轉型。二是加強措施優化協同。增強生態環境改善目標對能源和產業布局的引導約束,加大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環境敏感地區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力度。三是加強環境治理協同。增強污染防治與碳排放治理的協調性。四是推進政策創新協同。依托現有生態環境制度體系,建立健全一體推進減污降碳的管理制度、基礎能力和市場機制。
關鍵詞三:強化
持續強化生態保護監管
孫守亮表示,我國將持續強化生態保護監管。如不斷強化政企信任,開展監督幫扶行動;實施重污染天氣分級應急差異化管控措施,建立和形成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常態化制度,總體實行“分類監管、差異化管理、動態調整、可進可出”的監管機制;做好COP15第二階段會議籌備,建立完善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破壞問題監督機制,持續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等。
而作為監督機制的重要補充,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最近也受到各方關注。據透露,今年生態環境部還將持續深化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
嚴剛提到,依法開展環境信息披露是企業的社會責任,是消除信息不對稱導致市場失靈和社會監督失焦的重要基礎,也是國際上落實企業環境責任的通行做法。面向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要求,需要在企業披露、部門監管、公眾監督等方面進行整體設計和系統部署,推動建立一個企業自律、管理有效、監督嚴格、支撐有力的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
“今年有關部門將加大宣傳、解讀與培訓力度,指導地方和企業做好信息披露,加強部委間協調聯動,開展跟蹤評估工作,持續深化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嚴剛說。
關鍵詞四:綠色
有序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孫守亮談到,今年將有序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如嚴格“兩高”項目生態環境準入,加強項目環評審批服務。做好全國碳市場后續履約周期管理,健全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長效機制等。
此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環境綜合治理也是今年的重要工作。“我們將以全力落實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為抓手,推動實施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強化流域治理工作的系統統籌。一方面,狠抓源頭治理。協同推進減污降碳,提高能源化工行業清潔化生產水平,加大重點支流的綜合治理,推動完善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另一方面,強化生態保護監管。推動實施分區分類生態保護。堅持科學施策,穩步推進,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嚴剛介紹說。
另據劉友賓透露,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落實好塑料污染治理的法律要求,推動《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等落地見效,實現精準、科學、依法治理塑料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