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擬出臺化工行業發展行動計劃 4年內實現1400億元產值
已有人閱讀此文 - -近日,為貫徹落實國家和市委、市政府關于高質量發展的系列決策部署,市經濟信息委起草了《重慶市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市化工產值計劃達到1400億元,年均增速約9.3%,化工產業將持續向化工園區集聚,培育100億級化工企業4家,50億-100億級化工企業8家。
除此之外,建立研發機構的規模以上化工企業數達到160家,比“十三五”末期增加70家,年均增速12%;市級技術中心達到75家,年均增速8%,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5%,比“十三五”末期提高0.4個百分點。
化工是實體經濟的根基之一,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產業和贏得國際競爭優勢的關鍵領域,是產業基礎再造的主力軍和工業綠色發展的主戰場。而重慶市是西南地區重要的綜合性化工基地,歷經60多年的發展,建成具有技術和產品優勢的天然氣化工體系;形成了長壽、涪陵化工園區為主,其它特色園區為輔的產業格局;培育發展了天然氣化工、鹽化工、精細化工、聚氨酯等產業集群。重慶市目前有11個化工園區(集中區),分布在10個區縣。
據介紹,“十三五”期間,重慶化工產業發展規模持續壯大,有規模以上化工企業269家,完成產值896億元,年均增長7.3%。產業升級步伐加快,初步構建起聚氨酯、聚酰胺、高端聚烯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酯等合成材料產業鏈,建成了全球最大己二酸生產基地,合成材料制造占比由2.9%提高至7.7%,肥料制造占比由20.0%降低至9.2%。集聚效應更為顯著,化工企業入園率達到了75%,長壽、涪陵兩大集聚區化工產值占全市比重分別提高至24.9%、23.4%。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新增26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累計達43家,5萬噸苯法工藝生產己二腈、EVOH中試核心技術和專有設備等工藝設備填補國內空白。
總體上看,“十三五”期間打下的良好基礎和將迎來的諸多發展機遇,將支持全市化工產業在“十四五”期間轉型升級,進一步實現高質量發展。
當下,‘十四五’全市化工產業重點發展方向主要在于立足現有產業基礎,堅持需求牽引,聚焦汽車、電子、裝備等重點產業和城市建設、居民消費等重點領域的迫切需求,大力發展高性能樹脂、高性能涂料、專用化學品、功能性膜材料、高性能纖維等方向的化工新材料,鼓勵傳統企業延伸產業鏈、開發新產品,逐步提升合成材料、專用化學品產值占比,培育生物化工產業,推動產業優質高效發展。
按照《行動計劃》,重慶化工產業將圍繞建設合成材料優勢產業鏈條、壯大專用化學品規模、提升基礎化學品發展質效、培育發展生物化工產品這四個方面“做文章”。
對此,重慶將從提升產業整體創新能力、建設綠色化工發展體系、實施二氧化碳減排行動、深化信息技術與產業融合、培育具有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提升行業安全管控能力和優化產業發展布局等多個方面,通過建立健全政府、企業、行業組織、科研院所等溝通協調,共同推動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
另外《行動計劃》還提出,重慶將整合市級現有產業扶持類、技術創新類等專項資金,加大對化工企業技術改造、高端產品開發、智能制造等支持力度,同時在提升園區發展水平、完善人才引進培育、加大招商引資等方面下足“硬功夫”,促進全市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