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對商品影響解讀:避險情緒升溫 能源板塊關注原油和燃料油
已有人閱讀此文 - -俄烏緊張局勢繼續升溫,據央視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朔爾茨的電話中表示,會簽署承認頓涅茨克共和國和盧甘斯克共和國的命令。俄烏雙方在兩國邊境地區部署了大量軍事人員和武器裝備。美國、烏克蘭和北約聲稱俄羅斯在靠近烏東部邊境地區集結重兵。俄方對“入侵”之說予以否認,強調北約活動威脅俄邊境安全,俄方有權在境內調動部隊以保衛領土。
此前被市場寄予厚望的“普拜會”和平會談的希望漸趨渺茫,市場避險情緒升溫,歐洲股市和美股期貨下跌。俄羅斯股市創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盤中跌幅,盧布連續第三天下跌。
以下為華泰期貨解讀
烏俄沖突對各商品的影響分析
從供需關系上講,俄羅斯是重要的原油和天然氣生產國,是世界第一大燃料油生產國 與出口國;俄羅斯是重要的鋁、鎳、銅出口國,俄鋁電解鋁產能占全球 6%以上,是 世界上最大的鋁生產商之一。放在全球范圍來看,俄烏兩國谷物出口占比均較高,其 中烏克蘭玉米出口占比 17%左右,僅次于美國,與巴西、阿根廷處于第二梯隊;小麥 出口兩者均較高,俄羅斯占比接近 17%,烏克蘭占比 11.61%,增速亦低于俄羅斯; 大麥出口兩國占比接近 30%。
能源板塊關注原油和燃料油,未來俄烏局勢存在三種可能性,對應石油市場不同的影 響。第一種可能性是沖突繼續擴大,這種情況下會對原油供需產生顯著影響,油價將大概率突破 100 美元/桶。第二種可能性是俄烏沖突“軟著陸”,局勢出現明顯緩和, 這種情況下對當前油價較為利空。第三種情況是俄烏沖突常態化,地緣政治溢價對于 油價的支撐不會消失。美國當前仍舊面臨制裁俄羅斯,拖延伊核談判以及通脹問題的 不可能三角,短期來看,美國似乎不太可能因為油價帶來的通脹問題停止與俄羅斯的 博弈,但需要關注美國是否會加快伊核談判以及放開對委內瑞拉的制裁,如果未來伊 朗核談順利伊朗石油重返市場,那么勢必會讓油價降溫。對國內的 FU(燃料油)而言,未來定價受到俄烏局勢的影響更多在于跟隨原油成本端的波動。
黑色板塊的煤炭小幅受影響,俄羅斯的煤炭出口對國內價格有小幅影響。2021 年中 國自俄羅斯進口煤占比 1.49%,主要為煉焦煤。由于中國國內煉焦煤產量連續多年沒 有提升,在目前焦煤庫存處于歷史低位的情況下,俄烏沖突升級可能加劇我國焦煤供 應緊張的情況。中國 2021 年鐵礦總進口量中,俄羅斯占比 0.76%,烏克蘭占比 1.55%。 但考慮到我國港口鐵礦庫存處于高位,使得我國鐵礦的需求有一定的彈性,俄烏沖突 升級短期對我國鐵礦供需不會產生大的影響。
有色板塊的鋅、鋁、貴金屬等品種利好較強,鎳、銅等品種小幅受益。烏俄沖突勢影 響更多的是基于能源短缺帶來的減產沖擊,除了俄羅斯本土的產能外,在烏俄沖突制 約俄羅斯能源供應下,歐洲大量的有色金屬產能也將受到拖累:俄羅斯 2021 年銅精 礦產量為 88.6 萬噸,歐洲地區 2021 年精銅產量約在 302 萬噸;俄鋁是世界上最大的 鋁生產商之一,電解鋁產能超過 400 萬噸,占全球電解鋁產能 6%以上;2021 年俄羅 斯原生鎳產量約 14.6 萬鎳噸,其中精煉鎳產量約 12.1 萬鎳噸,占全球原生鎳比例約 5%。與通脹對銅價的有利反饋以及供應端的干擾相比,需求端被拖累的情況或許相 對較小,俄烏局勢若持續緊張,對于銅價整體影響偏正向,對鋅、鋁供應將造成巨大 沖擊,并且俄鎳是滬鎳的主要交割品之一。俄烏沖突將從短期避險,長期加劇通脹等角度支撐貴金屬走高。
農產品中的玉米受到小幅影響。放在全球范圍來看,俄烏兩國谷物出口占比均較高, 其中玉米出口主要集中在烏克蘭,烏克蘭出口量為 3350 萬噸,占比 17%左右,且近 年來維持持續增長態勢,僅次于美國,與巴西、阿根廷處于第二梯隊;小麥出口兩者 均較高,俄羅斯占比接近 17%,且近年來持續增長,烏克蘭占比 11.61%,增速亦低 于俄羅斯;大麥出口兩國占比接近 30%,為三個谷物品種占比最高的,其中烏克蘭占 比超過 17%,俄羅斯占比 13%左右。在俄烏沖突加劇的情況下,CBOT 玉米價格帶動 進口到港成本上升,或在一定程度上推高國內玉米期現貨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