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能源化工板塊改革重生記
已有人閱讀此文 - -產品鏈“低”向“高” 產業鏈“黑”到“白”
春節前夕,多家國家級媒體聚焦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改革重生、轉型升級的經驗做法,重點介紹了該集團化工板塊依托現有產業,加快推動產品轉型升級的經驗,充分肯定了化工板塊產品鏈由“低”向“高”、產業鏈由“黑”到“白”的發展思路。
“2021年,化工板塊實現7個月盈利,同比減虧增盈40多億元;多個化工轉型升級項目落地;與國內20多家知名企業共謀產業轉型發展,交出了亮眼成績單。”河南能源化工集團副總經理,化工新材料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段志廣表示。
壯士斷腕 打造深化改革新引擎
近年來,隨著國際國內市場的多重擠壓、能耗“雙控”以及綠色發展理念的逐步深入,化工板塊低利潤、低附加值、低端產品等劣勢逐步暴露出來。然而,受思想觀念保守、體制機制僵化等方面的約束和羈絆,集團內不少企業不敢向著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的方向邁進。
“只有壯士斷腕,改掉和破除傳統思維、老舊方式以及制度機制上的弊端,才能邁開轉型升級的步子。”段志廣說。
為此,化工板塊把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央企民營等行業先進企業高效的管理經驗作為改革的先手棋,摒棄以往“投資必須控股”的模式,以靈活機動、合作共贏為出發點強力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
2021年,化工板塊先后以參股合作方式引入美瑞新材料、山東盈泰、國機集團等高新技術企業作為戰略投資者開展項目合作,目前已確定9個參股合作項目、12家合作單位,預計總投資96億元。其中,義馬園區年產10萬噸PBT系列產品項目,鶴壁園區年產30萬噸聚甲醛,永城園區年產83萬噸醋酸衍生物、2萬噸乙腈等4個項目已經按計劃開工建設。
瘦身健體 開啟轉型升級新戰場
“轉型升級既要瘦身健體,又要塑形增肌,更要強健體魄。”段志廣說,在推動改革重生的過程中,化工板塊一方面推動傳統產業、優勢產業轉型再塑,另一方面推動現有產業鏈的革新升級。
據介紹,長期以來,化工板塊多家企業在裝置開車、電氣儀表維護以及檢維修方面有著獨有的優勢,經過長期以來的發展逐步形成了“群雄逐鹿”的局面,內部競爭日益激烈。為此,化工板塊及時整合內部優勢資源,成立河南省大化電氣儀表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一開始就確立了走出去創業的轉型發展方式。
隨后,大化電氣積極承攬國內外大型化工項目生產運營、設備維保、開車指導等業務,去年前7個月簽訂技術服務合同35份,對外輸出560名技術人員,累計創收4389萬元,實現利潤593萬元。目前,該公司已先后與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家一些化工公司簽署服務合同共10個,合同額約1.5億元。
“轉型是根本,升級則是關鍵。”段志廣說,2021年以來,化工板塊先后有6個轉型升級項目密集落地,其中包括多個高端化工新材料轉型升級項目,強鏈、延鏈、補鏈的目標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
改革重生 創新考核激勵新路徑
2021年11月17日,河南能源商丘園區碳纖維公司T700碳絲生產線時隔一年再次啟動,新簽約了18噸高端品碳纖維訂單。12月底,該園區領導班子又率隊趕赴內蒙古鄂爾多斯與新杭能源有限公司簽約了50噸EGGL加氫催化劑供貨合同,首次叩開外部市場大門。
商丘園區T700碳纖維屬于高端化、精細化產品,長期以來客戶單一,且需求量較為固定,加氫催化劑也大部分為省內企業供貨。從之前半年一單、一年一單到如今生產計劃排到2022年年底,這都源于化工板塊充分放權激活、全面實施的考核激勵以及薪酬改革發揮了作用。
2021年以來,化工板塊打破過去定向考核的思維方式,在績效考核和薪酬管理上突出對營收、產值、利潤以及成本等指標進行市場化考核激勵,最大限度激發各園區“跳起來摘桃子”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用好考核激勵手段正是轉變基層單位‘等靠要’思想,倒逼他們‘走出去’跑訂單、跑市場、跑下游,引導他們從‘吃飽飯’向‘吃好飯’的思維定式轉變。”段志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