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鏈供需失衡市場低迷
已有人閱讀此文 - -“由于訂單沒有了,公司決定從2021年12月1日起開始放年假……”近日,廣東一家服裝廠發布的通知引起業內關注。事實上,隨著“銀十”旺季結束,聚酯終端紡織、服裝市場越發冷清。在新變異毒株的影響下,市場恐慌情緒加重,后市行情也越發不明朗。需求減弱向上逐級傳導,導致聚酯產業鏈市場行情十分低迷。
據生意社數據顯示,12月8日,滌綸短纖、滌綸DTY、滌綸POY和聚酯PET市場參考價均比11月初下跌1000元(噸價,下同)以上,精對苯二甲酸(PTA)、對二甲苯(PX)的市場參考價則比11月初下跌500元以上。
“隨著新變異毒株奧密克戎的侵擾,終端紡織行業需求復蘇折戟,訂單遲遲不來,再加上原料價格暴漲暴跌,聚酯產業鏈企業叫苦不迭。”綢都網分析師俞昕玥表示,按往年慣例,終端紡織企業在年末開始囤貨備貨,但今年“詭異”的行情變化令紡織企業有些招架不住。隨著成本端不斷走弱,終端訂單消失,織造企業除了剛需購買,根本沒有年關囤貨的意愿。
出口訂單少的可憐,內貿市場也不樂觀,終端織造環節壓力太大,接貨意愿淡漠,導致滌絲庫存不斷壘高,脹庫明顯。據中糧期貨研究院化工高級研究員陳陣介紹,近期終端需求相當悲觀,滌綸長絲產銷在10月中旬見頂后持續清淡,即使11月中下旬連續降價促銷也未能明顯提振,下游新訂單指數也顯著下滑,部分滌綸長絲庫存已達年內新高。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部分聚酯工廠已經出現了聯合減產現象,疊加冬季內需訂單逐漸完成,在年關臨近的情況下,市場甚至一度傳出提前放假的消息。目前聚酯工廠開工率已降至85%,環比下降3個百分點。
“聚酯工廠聯合減產無疑將影響上游PTA的供需格局,如果未來繼續擴大限產力度,開工率或有更大幅度下降。”遼寧聚酯供銷商張放介紹,事實上,聚酯端的供需矛盾已經傳導至PTA市場。10月下旬,PTA市場就開始持續下跌,從5500元線一路下跌千元。近日,PTA受國際油價托舉短暫上漲,12月7日現貨均價在4563元,較上一日上漲1.56%,同比上漲30.19%。PTA期貨主力2201收盤價4606元,上漲2.67%。
但從長遠來看,業內人士普遍對PTA市場走勢不太樂觀。據介紹,2022~2023年PTA依舊處于歷史上第二輪快速擴能周期中,計劃新增產能分別為1080萬噸、1750萬噸。下游聚酯方面,雖然2022年計劃新增產能超過千萬噸,但按照近5年聚酯實際新增產能370萬~530萬噸估算,預計2022~2023年聚酯年均新增產能在650萬~700萬噸,折算年均新增PTA需求量556萬~599萬噸,與PTA新增產能形成供需差。
“結合歷史上第一輪快速擴產周期情況看,2011~2014年間PTA產能從2006萬噸/年增長至4335萬噸/年,而價格則大幅下跌,噸價從約12000元跌至5000元以下,因此預計本輪擴產周期下,供應寬松將持續壓制價格。”張放分析認為。
漫長的淡季讓整個聚酯產業鏈難承其重。張放認為,未來聚酯產業鏈上游的產能增速快于下游增速,或呈現上游PX和PTA環節供應過剩、利潤壓縮的狀態。“聚酯產業鏈的改善機會或將在春節后出現,下游聚酯終端需求進入季節性旺季后,年初PTA裝置投產有限,或給聚酯產業鏈帶來上漲空間。”張放分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