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之年,福建化企忙些啥
已有人閱讀此文 -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下,一系列“六穩”“六保”舉措精準落地,我國經濟呈現新氣象,取得新成效。
石油和化工是福建省三大支柱產業之一。2021年,福建化企緊緊抓住項目建設這一抓手,全力推動產業提檔升級,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奠定基礎。
火力全開 重點項目提速
連日來,位于福建莆田秀嶼石門澳產業園的福建永榮科技有限公司己內酰胺二期項目施工現場,數十臺挖掘機揮動巨臂上下左右挖土裝車,巨型塔吊有條不紊地運作,20多家施工隊伍、3000人齊上陣,4大主裝置、3大配套裝置同時推進,一派熱火朝天的攻堅景象。
“‘攻堅2個月、奮戰60天’的號角吹響后,我們總投資150億元的己內酰胺一體化項目聞聲而動、乘勢而上。目前,一期己內酰胺、雙氧水等主要生產線已實現滿產。”永榮科技副總經理張弦說,該公司以目標倒逼進度,以時間倒逼程序,調集優勢力量,開足機械馬力,全力跑出項目加速度。
重點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十四五”開局之年,福建重點推進“兩基地一專區”大型石化項目建設。
8月18日,在全國唯一的臺灣石化產業園區,海峽兩岸最大石化產業合作項目——總投資278億元的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正式建成投產。如此大的規模,從中交到投產僅用不到3個月時間,創下近年中國石化大乙烯中交開車新紀錄。
福建石化行業不斷推進的重大項目還有湄洲灣石化基地的永榮新材料丙烷脫氫制丙烯及下游新材料、國亨化學丙烷脫氫(PDH)及聚丙烯(PP)等項目;福州江陰化工新材料專區的中景石化聚丙烯、萬華化學(福建)產業園;寧德時代投資建設鋰離子電池福鼎生產基地等。
熱潮涌動處,新項目、大項目、好項目正撐起構建福建石化新一輪發展格局。
新興產業 正在茁壯成長
市場需求之變,折射國家發展之變。2021年全國兩會,“碳達峰”碳中和“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碳中和”新賽道,作為新能源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能源新材料行業迎來新機遇。
眼下,位于福建上杭縣蛟洋工業區循環經濟園區的福建常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正抓緊時間生產,為完成全年生產目標沖刺。該項目由吉利集團、杉杉新能源和紫金礦業3家世界500強上市公司共同投資65.89億元建設,主要生產三元鋰電產業鏈中游的三元前驅體。
“今年1~10月,我們實現產值9億元左右,預計全年實現產值11億元。”該公司財務總監郁佳晨說,目前,企業產能已經達到設計產能的80%,生產需要的蒸汽、硫酸等園區內都可以就近解決,設計年產能3萬噸的二期項目預計明年下半年開工建設。
同在蛟洋工業區、同為新材料企業的時代思康新型鋰鹽項目,目前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調試,預計本月投入試生產。另外,福建省級重點項目福鼎時代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一期工程電芯廠房施工現場,工人正在加緊裝修掃尾和設備安裝,為年內投產做最后沖刺。
金塘工業區位于福建邵武市區東南,總投資55億元的三愛富(邵武)氟產業基地前期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同時,永和新型制冷劑及氟聚合物生產項目36個建筑單體已完成。如今,該園區依托三愛富、海德福、永和等一批氟新材料行業龍頭企業,打造全國氟新材料產業基地。
招商引資 項目捷報頻傳
沖刺全年發展目標,福建石化企業大項目的穩投資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福建省堅持大抓項目、抓大項目、促大發展的鮮明導向,鼓勵各地、各園區圍繞龍頭企業落地量身定制招商政策,在項目代辦報審服務、基礎設施配套、生產辦公用房建設、技術管理團隊住房、政府采購首購等方面予以特殊支持,提供“拎包入駐”式優質服務,營造最優的龍頭企業投資環境。
發展靠項目,項目靠招商。11月份以來,福建多地一批重大項目紛紛集中開工,比如維騎動力智能制造產業中心總投資10.5億元的智能制造項目、國家能源集團福建生產指揮中心項目、福建永安小陶鎮年產30萬噸絕緣硅新材料項目、福清福融新材料年產70萬噸高強度聚烯烴膜材料項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