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烴能效標桿水平助推丙烯產業結構漸進調整
已有人閱讀此文 - -11月15日,國家發改委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1年版)》(相關鏈接:重磅!國家發改委等發布《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1版)》),對煤制烯烴、油制烯烴等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其中,烯烴的能效標桿水平要求,煤制烯烴每噸2.8噸標準煤,基準水平在3.3噸,油制烯烴每噸0.59噸標準油,基準水平在0.64噸,并將于2022年1月1日起執行?!锻ㄖ窂娬{,穩妥有序推動節能降碳技術改造,切實避免“一刀切”管理和“運動式”減碳,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經濟社會平穩運行。
國“富煤、少油、缺氣”的能源大環境中,煤炭產業鏈得以充分利用和發展,近幾年煤/甲醇制烯烴行業蓬勃發展。在烯烴行業來看,煤制烯烴的成本結構中原料占比僅在25%,特別是在極端油價變動時代,有著極強的抗風險能力。2020年,煤/甲醇制烯烴(丙烯)產能占比已達到20%。
但在碳達峰背景下,煤化工固有的“兩高”特性制約了其發展空間。在烯烴行業未來發展規劃中,煤/甲醇制路線明顯減少,而丙烷、混合烷烴等輕烴路線以其反應流程簡單、產品收率高、占地面積小、投資低等優勢蓬勃發展。截止2021年10月,丙烷/混烷脫氫產能占比已由2020年的17%增長至21%,而各類輕烴綜合利用項目產能占比約為2%,煤/甲醇制占比縮窄至19%。
未來10年,據不完全統計中,在建、擬建的丙烷/混烷脫氫項目如若可順利投產,產能將逼近4000萬噸。而后期規劃的煤/甲醇制項目屈指可數。內蒙古除國家規劃布局和自治區延鏈補鏈的現代煤化工項目外,“十四五”期間原則上不再審批新的現代煤化工項目。目前來看,僅寧夏寶豐能源內蒙古4×100萬噸/年煤制烯烴示范項目沖擊較小,大部分審批程序均已落實,正在繼續完善項目其他審批手續。輕質原料路線在逐步蠶食煤制路線的市場份額。
未來確有必要建設的煤化工項目,也須在區內實施產能和能耗減量置換。開展節能降碳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產能、工藝,加強綠色低碳工藝技術裝備推廣應用,發展煤基可降解材料,研究高價值下游產品與“碳中和”方案,成為當前行業與企業重點關注的話題。對于PDH行業來說,產能大規模釋放,原料成本偏高,PDH競爭力也在逐漸轉弱,而PDH減能增效也將提上日程,PDH 工藝在原料選擇性、轉化率及加工成本方面,也將有一定的改進,同時提升副產的氫氣的附加值,提高PDH裝置綜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