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2022年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2.43億噸
已有人閱讀此文 - -11月1日,商務部外貿司對外公布了《2022年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總量、申請條件和申請程序》。根據該文件,2022年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為2.43億噸。
據了解,2022年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申請條件為:近兩年(2020年~2021年10月,下同)具有原油進口業績或經國家產業主管部門核準的使用進口原油的資格;擁有不低于5萬噸的原油水運碼頭(或每年200萬噸換裝能力的鐵路口岸)的使用權,以及庫容不低于20萬立方米原油儲罐的使用權;企業合法依規經營,符合安全生產、環保、稅務、海關和外匯管理法律法規,無未整改違法違規行為等。
據隆眾資訊資深分析師周國霞介紹,新公布的2022年進口允許量總量與2021年持平。它相當于一個綱領性、指導性的額度,跟實際下發量并非同一個概念,也可以理解為是進口允許量的最高限額。整體分配原則仍為分批下達、追加調整、嚴格考核,商務部依據符合條件的企業2021年的實際執行情況和新增合法產能情況計算下達2022年允許量,并根據企業實際進口情況、經營需求和新增符合條件的加工企業申請,適時追加和調整下達允許量。2022年第一批允許量將于2021年12月31日前下達給符合條件的企業,其后將視情分批下達剩余允許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貨物進出口管理條例》,不能完成持有進口允許量的企業,應在當年9月1日前,通過所在地商務主管部門或中央企業集團公司將當年無法完成的允許量交還商務部。
周國霞告訴記者,從歷年的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下發情況來看,實際下發量基本呈現逐年提升的趨勢,這主要得益于近年來恒力石化、浙石化、盛虹石化等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的陸續落地。比如今年浙石化二期釋放了1200萬噸的配額,盛虹石化今年第四批也釋放了200萬噸的配額,預期2022年浙石化和盛虹石化下發允許量還將不止于此。因為浙石化二期第四套煉油項目尚未投產,盛虹石化煉油項目則計劃今年11月底投產。而傳統獨立煉廠主體下發的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實際上在2020年就已經“觸頂”,并進入窄幅調整階段。
“隨著國內‘雙碳’等頂層政策的提出,國家要轉變以往原油及成品油‘大進大出’的模式,會將原油的對外依存度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周國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