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已成巨大泡沫,破滅后將貽禍全球?
已有人閱讀此文 - -在漫長的歲月當中,美國一直都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因此經常有人說,一旦美國經濟傷風,全世界都要跟著感冒。現在,美國正在進行一場規模史無前例的預算和貨幣政策刺激實驗,而世界其他地方很快就會發現,美國的通貨膨脹發燒癥狀將帶給大家多么可怕的影響。
美國企業研究所常駐研究員、前所羅門美邦首席新興市場經濟學家拉赫曼(Desmond Lachman)撰文警告說,人們有足夠的理由對這一切感到恐懼。大家尤其需要看到的是,美國的經濟政策超級實驗,恰恰是發生在一個非常糟糕的時間節點上——這個世界正處在全球性的“萬物泡沫”當中,從資產市場到信貸市場,泡沫無處不在。
顯而易見的是,自從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之后,美國經濟所遇到的麻煩就在不斷向著全球層面擴散。事實上,美國住宅和信貸泡沫的破滅直接波及了全世界的金融市場,演成了現在的經濟學家們所謂的“大衰退”。
轉眼間又來到了2021年。現在,美國規模空前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大實驗,其背景正是所謂資產和信貸的萬物泡沫,與十幾年前的美國住宅和信貸市場泡沫相比,足以讓前者自愧不如。
當下,美股市場的估值只有1929年大崩盤和大蕭條前夜才能與之相提并論,更不必說,單單高度可疑的比特幣本身,其總盤子就已經超過了1萬億美元。還有,那些風險極高的借貸者,尤其是在高杠桿率貸款市場上,以及新興市場經濟體當中,都能夠非常輕松地獲得資金,而且其利息比起美國政府來也只是高那么一點點而已。
由于疫情爆發后,各國央行紛紛大規模啟動印鈔機,并且將利率降至盡可能低的水平,這覆蓋一切的萬物泡沫又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充。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很自然就會想到,如果當前的寬松貨幣音樂曲終落幕,利率最后開始上漲,金融市場和宏觀經濟當中又會上演怎樣的一幕。歷史經驗告訴世人,當那一天最終到來時,泡沫就會一個接一個破滅,與此同時,伴隨資金受到高利息的吸引重新回流美國,新興經濟體們就將面對巨大的麻煩。
拜登的1.9萬億美元刺激計劃,其最根本的一個問題就在于,它冒了一個絕大的風險,為一種潛在的可怕局面搭好了舞臺——美國利率的上漲將刺破全球的萬物泡沫。當然,這一點發生的前提是,拜登的經濟政策很可能造成美國經濟過熱。
其實,現在美國經濟依然在接收著規模驚人的貨幣支持,而且由于疫情封鎖的緣故,美國家庭都已經積累了大量被壓抑的消費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拜登的刺激計劃還要對美國經濟施以規模驚人,大約要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13%的財政刺激,其后果可想而知。這一刺激計劃的規模要三倍于2009年的奧巴馬預算刺激,因此,可以想見,大概率的結果就是,拜登刺激將讓美國經濟在今年晚些時候走向繁榮,而最終演變為過熱。
雖然聯儲主席鮑威爾一再安撫金融世界,稱拜登的預算刺激不具備造成更高通貨膨脹的風險,但是債市參與者顯然并不能認同他的判斷。自從今年年初以來,這些市場參與者已經推動債市指標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從不足1%一路上漲到了1.6%以上。風險已經是實實在在的了——如果聯儲繼續對通貨膨脹的威脅選擇性失明,債市必然還會根據通貨膨脹預期進一步推高美國長期利率。
2008年曾經有一段著名的掌故。當時,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詢問自己的顧問,為何沒有人就美國房地產和信貸市場泡沫破滅的問題對她發出過警告。今天,政策制定者們顯然已經再找不到任何的借口,說自己沒有覺察到一個甚至更大的泡沫將會破滅,全球經濟將會遭遇浩劫。現在,人們就只剩下了一個指望,即在萬物泡沫破滅之后,政策制定者們不會像2008年那樣措手不及,多少已經有所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