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老牌化企的新生:從氮肥“十三小”到新材料新銳
已有人閱讀此文 - -2021年中秋節剛過,9月24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等13部門發出《關于做好今后一段時間國內化肥保供穩價工作的通知》,要求優先保障化肥企業原料、能源等生產要素供應,并向保障國內市場供應的化肥企業傾斜。國家如此高規格地關心化肥保供穩價,是因為化肥被稱為糧食的“糧食”,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化肥必不可少。
我國氮肥工業的起點,當數“二五”計劃期間的全國首批13套年產2000噸的小氮肥廠,但如今大多退出了歷史舞臺。碩果僅存的是成立于1958年的濟南明水化肥廠。她已經“退城進園”,整體搬遷至山東省濟南市刁鎮化工產業園,并更名為明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9月18日,明泉集團召開搬遷8周年紀念座談會,黨委書記、董事長孫洪海動情地說:“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一個歷經63載歷史變遷和市場洗禮的氮肥企業,在“雙控”“雙碳”的時代背景下,為何“風景獨好”?
老氮肥廠搬出新天地
濟南明水化肥廠是全國首批確定的13個縣級小型氮肥廠示范項目之一,投產后結束了山東沒有化肥的歷史,曾被原化工部授予“為小氮肥事業作出突出貢獻”企業,叱咤風云近半個世紀,被譽為小氮肥行業“常青樹”。
市場競爭大浪淘沙。進入21世紀,新興的大型化肥廠抓住資本重組、市場重組的機遇,迅速積累資金,擴大規模,創新產品。2013年我國氮肥行業產能已經出現過剩局面,行業競爭異常激烈,產品價格快速下滑。明化內部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經營狀況嚴重惡化。特別是2013年的8月12日,明化發生爆燃事故,企業已經基本面臨絕境。
曾經的繁華落盡,明化只有搬遷這一條路了。一時間人心惶惶,“人挪活,樹挪死”,這棵“常青樹”還能活下去嗎?
時勢造英雄。關鍵時刻必須有一位有膽魄敢擔當,能在困境中殺出血路,能疏通各方運籌資金,能凝聚人心鼓舞士氣的掌舵人。時任明化集團副董事長的孫洪海臨危受命,擔任明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2013年9月20~21日,孫洪海連續召開多層次座談會和全體職工大會,論明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從10個方面闡述了搬遷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提出“借搬遷之機實現企業轉型升級發展”的理念,描述了“用未來3~5年再造一個全新明化”的目標。
回望來時路,2013年明化決定實施搬遷乃明智之舉,因為早動作也搶占了先機。因為2017年8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城鎮人口密集區現有不符合安全和衛生防護距離要求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就地改造達標、搬遷進入規范化工園區或關閉退出。
在刁鎮化工產業園,明泉集團有一定基礎:2007年建成投產的化肥廠,經過6年的不斷填平補齊、醇聯氨技術改造,各項工藝技術先進,操作自動化程度高,系統運行穩定,產能大幅提升。孫洪海領導團隊審時度勢,及時提出了新的發展定位:“回歸主業、做精主業、做強主業”。
圖為明泉集團外景
2014年12月,大平衡改造項目并入系統加量生產。大修后的生產系統實現了全面優化,科技含量大幅提升,產能規模提高40%,產量提高80%,氨醇產量由年產50萬噸增加到80萬噸以上,躋身同行業、同類型企業先進行列。
2015年6月18日,甲醛裝置改造及下游產品鏈開發項目的甲醛裝置投產;同年7月13日,吡啶裝置投產,甲醛-吡啶聯合生產裝置正式投入運行,一舉跨入高端精細化工領域,多項技術獲得國家專利。目前,該公司吡啶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位列前三位。
其實作為煤頭尿素企業,孫洪海認為潔凈煤氣化技術是大勢所趨,2013年底下定決心建設潔凈煤氣化轉型升級MTA項目。項目于2017年7月27日一次開車成功,標志著明化初步實現了轉型升級發展和新舊動能轉換。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MTA項目投產后僅過了3天,2017年7月31日,明升達退城進園項目組南下泰安寧陽,全面開啟項目建設。泰安明升達公司退城進園項目采用水煤漿加壓氣化技術,各工段均采用國內先進的工藝技術,整個系統實現了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控制,更加安全、環保和高效。項目于2017年7月31日全面開工,2020年7月16日化工投料一次成功,順利實現投產達效。
明升達公司定位于打造明升達科技產業園,按照“三島一圈”發展規劃,建設以“氣化功能島”“動力功能島”“環保功能島”為核心的綠色、高效、高端“產業生態圈”。“氣化功能島”采用先進的美國GE新型煤氣化技術制作合成氣,可向園區相關企業提供氫氣、一氧化碳、氧氣、氮氣等工業氣體,實現園區化多聯產。“動力功能島”依托三臺300噸煤粉鍋爐裝置,除滿足企業自用外,年可為園區提供優質蒸汽400萬噸,所產蒸汽可用于驅動大型設備,并為園區企業及周邊居民供熱、供暖。“環保功能島”構建園區綠色環保處理新模式,以高新科技實現園區重污染有機廢水無害化處理,實現生產廢水零排放;利用鍋爐煙氣除塵、脫硫、SCR脫硝裝置,廢氣達到超低排放標準;回收富余二氧化碳,用于生產食品級二氧化碳;氣化、鍋爐爐渣用于生產新型建筑材料;與西安航天開展軍民融合合作,利用等離子體技術處理危廢,徹底實現園區固廢、危廢綠色轉化。
在“新三高”戰略指引下,明升達科技產業園將依托“氣化功能島”“動力功能島”“環保功能島”,向產業鏈下游延伸,致力于光敏聚酰亞胺(PSPI)、聚苯硫醚(PPS)等系列高分子新材料的產業化和氫能源的開發利用,在實現產業鏈一頭多尾的同時,為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做出貢獻。“三島一圈”理念的落地,得到了山東省主要領導的肯定,為寧陽省級化工園區質量與效益的全面提升和高端產業生態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如果將MTA項目比作“遼沈戰役”,使明化集團擺脫內外交困局面、擁有一個穩定的戰略后方,那明升達退城進園項目就是“淮海戰役”,使公司實力大增、士氣高漲。這兩套都是采用先進加壓煤氣化技術、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規模化裝置。
如今,公司第三套加壓煤氣化裝置——明化老裝置技改項目正在進行,預算投資28億元,采用先進的水煤漿加壓氣化技術,替代傳統常壓氣化技術。作為山東省支持的新舊動能轉換項目,該項目于2019年12月開工建設,目前項目土建已完成,設備安裝年底完成,明年6月實現調試投產。憑借這3套先進大型裝置,公司合成氨產能將進入國內前列。
山東省化肥和煤化工行業協會原會長、高級顧問楊春升深有感觸地說:“明化這棵‘常青樹’,抓住了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的歷史機遇,通過搬遷搬‘活’了。8年打了3大戰役,包括MTA項目、明升達退城進園項目和正在進行的老廠區的升級改造項目,實現了3方面的目標:一是完成了新舊動能轉換;二是完成了合成氨尿素的原料路線改造;三是結束了化肥單一產品單一經營的局面,走上了化肥和化工新材料雙引擎的發展道路,為迎接‘雙碳’考驗打了很好的基礎。”
由于明化的“化”字已不足以涵蓋集團主業,2019年9月20日,明化集團正式更名為“明泉集團”。“明泉”的內涵取自《禮記·大學》開篇之要義,即“明德興業、至善源泉”。只有人人修身明德,企業才能興旺發達;企業只有興旺發達了,才能惠及員工、回報社會,臻于至善。同時體現了“百年企業、輝光日新、惠及員工、回報社會”的企業發展理念。
圖為明升達公司加壓氣化工藝裝置
“新三高”戰略發力高端
退城進園,明泉集團搬出了一片新天地。
“搬遷后我們可以守著基礎產業過日子,可10年后企業發展靠什么?我們必須未雨綢繆,因此2017年確立了‘新三高’發展戰略,即采用高技術,研發生產高端化工產品和高分子材料,實現高附加值,做優增量,培育壯大企業發展新動能。”孫洪海十分篤定。
2017年9月3日,明泉集團在北京設立高分子材料研發中心,自主研究開發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關鍵材料——微電子領域光敏聚酰亞胺(PSPI)。同年,聚苯硫醚(PPS)項目也開始研發。在國家發改委《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中,這兩個產品均被列為“鼓勵類”。
2021年是明泉集團推進高分子材料工業化的元年。公司正全力推進聚苯硫醚(PPS)項目、光敏聚酰亞胺(PSPI)項目建設。其中PSPI技術屬國內首創、自主原創技術,PPS技術屬國內先進、原創技術。兩個項目都可以向產業鏈下游延伸出一系列高端功能性高分子材料。
聚苯硫醚(PPS)是八大宇航材料之一,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產業化價值最大的特種工程塑料,廣泛應用于人工智能設備、新能源電池、電子通訊等領域。作為明泉集團第一個落地的高分子材料項目,PPS項目計劃投資25.5億元,擬規劃建設6萬噸高端樹脂及系列產品,產能規模國內第一、國際前列。目前已列入2021年山東省重大項目,是章丘區2021年集中開工的重點項目之一。一期工程投資4億元,于今年2月16日正式開工,計劃今年底完成土建施工,進入設備安裝階段,明年5月進入設備調試、開車階段。
明泉集團監事會主席、PPS項目負責人高建平表示,“十四五”期間,將全力推進聚苯硫醚(PPS)項目建設,首先利用國內先進、原創技術把高性能的PPS做出來,然后著力進行下游產品的開發,力爭“十四五”末實現營收30億~50億元。
光敏聚酰亞胺(PSPI)是芯片制造與封裝必需的關鍵材料。明泉集團建立的北京研發中心已突破實驗室制備技術,形成三大產品體系,與國內信息與通信(ICT)領域領軍企業簽訂了聯合開發協議。北京研發中心已通過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認證。項目已入庫山東省重大研發專項,列入北京市重點科技計劃項目。
明泉集團明士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彥平介紹說:“我們的PSPI技術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通過送樣測試,得到了下游客戶的認可,甚至部分指標還優于進口產品,這給了我們極大的鼓舞,有飛一樣的感覺。”明士新材料公司董事長張圣程表示,“十四五”期間將全力推進光敏聚酰亞胺(PSPI)系列高分子新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力爭“十四五”末實現營收30億~50億元。
均四甲苯是生產PSPI的重要原料之一。項目利用集團甲醇產品烷基化向下延伸,制取高附加值、市場緊缺的高端化學品。項目年產2萬噸均四甲苯,2018年12月份啟動,今年4月份項目機械竣工,7月份聯動試車,9月2日化工投料,9月底生產出合格均四甲苯產品。
為更好推進高分子新材料研發、實施集團化管控,集團總部基地項目正火熱建設中。項目總建筑面積4.8萬平方米,今年4月開工建設,計劃明年7月底竣工驗收,明年底投入使用。集團總部基地不僅是集團統轄各地研發中心的研發基地,也是集團的創新基地、人才基地、金融基地和運營管理基地。該基地將對PSPI、PPS等高分子新材料研發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并將成為集團與更多科研機構合作的孵化平臺,發揮“招商引智”的作用,吸納更多高端人才加盟,為新材料研發和產業化提供科技與人才保障。
進軍高分子新材料領域,標志著明泉集團發展模式的重大轉變,即由以購買工藝技術為主轉向以自主研發為主、創新驅動的發展模式。PSPI、PPS項目的突破性進展,標志著明泉集團將由單一現代煤化工企業華麗蛻變為以現代煤化工為基礎、以高分子新材料為引領的高科技企業。預計“十四五”末,新材料在明泉集團全部營收中的占比將達到1/3以上,利潤占比將達到50%以上。
明泉集團提出“樹立上游思維、構筑先發優勢”理念,不斷深化對“高質量發展”的認識。立足于自身的資源和能力,制訂了“十四五”時期的發展目標,即到“十四五”末,明泉集團要實現4個“2”的目標,即200億元資產、200億元營收、200億元市值、20億元利潤,發展成為基礎產業牢固、高新技術突出的高科技企業。
圖為明泉科技公司
以文化人 以德潤心 無往不勝
一個小氮肥廠,實現向200億元產值的華麗轉身,業界感到這是個奇跡。創造這一奇跡的密碼何在?
“明泉發展至今,已走過滄桑60余載。世界大潮浩浩蕩蕩,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產品不斷更迭換代,靠什么支撐公司長久、持續發展,并不斷傳承發展?明泉的實踐告訴我們,文化是支撐企業永久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這也是明泉集團倡導并實施優秀國學文化學習的目的與意義。”孫洪海說。
眾所周知,企業搬遷是一場硬仗。首先面對的是員工轉崗分流安置工作,面對“北四廠”復雜的歷史遺留問題,孫洪海提出以“仁者愛人”精神積極應對、妥善處置、兩手齊抓,強調“樹立企業發展的終極目標是為了廣大員工的理念”,鄭重承諾“確保員工收入與企業效益同步增長”;同時不等不靠,短時間內上馬年產40萬噸尿素等量搬遷技改項目、系統大平衡改造項目等,在困境中自強不息、奮發有為。如今,在明泉集團辦公樓前,“自強不息”的石刻十分醒目。“君子求諸己”,唯有自強不息,明泉人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2014年,面對預算投資28億元的潔凈煤氣化項目無資金、無技術、缺人才的困難局面,孫洪海創造性地提出“搭建平臺、整合資源、科學發展、誠信共贏”的創新發展理念,借助融資模式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模式創新,先后與西安航天等十幾家大型企業實現戰略合作,順利完成項目建設并投產達效。荀子《勸學》有云:“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非生異也,善假于物也。” “搭建平臺、整合資源”正是荀子“善假于物”思想的具體體現。而“誠信共贏”背后則是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利他思想。
安全環保形勢日益嚴峻,明泉能在一輪輪的大檢查、大洗牌、大淘汰下生存下來,靠的不是僥幸,而是“生命至高無上、安全從我做起”的安全工作理念與“從高、從嚴、從長遠”的環保工作理念。這兩個理念的提出既為了保障全體員工安全與健康的切身利益,也為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契合社會大眾對綠水青山美好生活的向往。“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儒家主張將“仁者愛人”的精神推己及人、由近及遠,由愛親而及天下,把仁愛之心推向天地萬物。
為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實現企業持續健康發展,2018年11月份,明泉集團正式啟動了三項制度改革,即企業文化重塑、用人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為鍛造一支道德高尚、管理嚴格、紀律嚴明、務實高效的明泉鐵軍,孫洪海十分重視“明泉文化”重塑與建設。從2017年5月份開始,集團內部就開始執行“每周一課”(3-4個小時)的學習制度,開展優秀國學文化學習活動,實現了從中高層管理人員到基層管理人員、青年骨干的全覆蓋。通過學習《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道德經》《群書治要》等國學經典,用優秀傳統文化陶冶大家道德情操。通過領導主講、現場交流、分享心得體會,使倫理道德充分發揮凝心聚力的強大作用。
分配制度改革以模擬股份制為核心內容。截至2021年5月,明泉集團所有單位和部門實現了模擬股份制改革。衡量價值分配合理性的最終標準,是公司的競爭力和增長活力,收獲的是全體員工的高昂士氣和“上下同欲、同舟共濟”的發展氛圍。優秀文化理念在企業經營實踐中的落地,實現了員工精神文化和物質收益的“雙提升”,也是當前中央提倡的“共同富裕”的有益探索和實踐。
誠如孫洪海所說,每一位明泉人都始終懷揣著企業騰飛的夢想,自強不息,奮斗不止,擁有這樣的員工隊伍,事業將無往而不勝。
“百年企業,輝光日新,惠及員工,回報社會”,浴火重生的明泉集團在國學文化引領下,實現了人心的歸來與凝聚,企業發展的原動力澎湃而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