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光化工榮獲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已有人閱讀此文 - -在中國氮肥工業協會近日召開的“2021年中國氮肥、甲醇技術大會”上,河北省東光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憑借“固定床間歇造氣循環水揮發性污染物治理技術”榮獲2020年度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并再次榮獲中國氮肥、甲醇行業節能減排先進單位。
圖為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為東光化工等單位科學技術獎特等獎頒獎。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理事長顧宗勤指出,含酚、氰、氨等造氣循環冷卻水系統冷卻塔廢氣排放,是影響常壓間歇固定床煤氣化合成氨生死存亡的關鍵,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也明確提出要加快氮肥行業常壓間歇固定床式煤氣化爐煤氣冷卻由直接水洗改為間接冷卻的要求。多項政策和標準相繼發布,企業面臨的壓力增加,常壓間歇固定床煤氣化環保治理成為了行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2019年,固定床間歇造氣循環水揮發性污染物治理示范項目在河北東光化工落地實施。自2019年11月運行至今,各個單元過程均運行正常平穩,達到預期設計目標。
同時,東光化工對造氣工段還采用全封閉式振動篩、霧森抑塵裝置、加煤與出渣系統的自動化升級改造,實現了氣化爐操作的完全自動化,提高了氣化爐的安全性。該示范工程是全國首家“清潔型常壓間歇固定床煤氣化合成氨裝置”,為全行業樹立了固定床環保提升改造的樣板工程和改造模式,為我國氮肥行業創新發展史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圖為清潔型常壓固定床煤氣化裝置造氣車間一角。
東光化工董事長王治河告訴記者,2019年,隨著環保政策越來越嚴,在對常壓固定床間歇式煤氣化的淘汰聲中,東光化工勇于承擔歷史使命,于當年 8 月,在中國氮肥工業協會支持與指導下,在固定床氣化循環水源頭治理沒有先例的情況下,大膽創新,與合作單位共同開發實施國內首套固定床環保治理項目。同時針對困擾固定床間歇煤氣化工藝多年的環保難題,進行徹底的改造升級,實現造氣冷卻水直接冷卻改為間接冷卻的密閉循環及潔凈處理,實現廢水廢氣廢渣的“零排放”
據介紹,該項目總投資17000 萬元。其中主要提升改造項目——間冷改造分三期建設,一期示范裝置(四爐一組)于 2019 年 11月投入運行,二期一分廠全面提升改造于 2020 年 8 月投入運行;三期二分廠全面提升改造于 2020 年 11月投入運行。
圖為東化公司實施完成的清潔型常壓固定床煤氣裝置外景。
該項目通過在東光化工造氣系統一年的整體運行,設備運行穩定,工藝指標合格、操作平穩,氣質指標達到要求,同時裝置操作簡便,自動化程度較高,安全附件配備齊全,運行電耗增加不明顯,且可達到對煤氣氣質無影響,增量水通過改變處理方式處理后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徹底解決了固定床煤氣化工藝存在的現場異味、揮發性污染物排放及濕渣產生的環保問題,基本消除了造氣循環水系統污染物的無組織排放,順利通過了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組織的專家組的科技成果鑒定和現場驗收。
專家組一致認為,該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裝置運行穩定可靠,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同意通過成果鑒定。專家組同時指出,該技術實現了固定床間歇氣化技術濕渣、VOCs零排放、廢水達標超低排放,為全行業樹立了固定床環保提標改造的樣板工程和改造模式。作為固定床改造的可靠路徑,此項技術具有改造周期短、投資少、見效快的優勢,得到了氮肥協會和有關部門代表的高度認可,解決了長期困擾固定床用戶的環保難題,應該廣泛推廣。
圖為河北省東光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辦公大樓。
近年來,東光化工不斷加大節能環保治理設施的投入,采用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對技術水平落后、能耗高的設備、工藝進行改造,不斷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積極做好末端治理的升級改造,工藝過程中無組織排放及水的分級回用,實現了全過程清潔生產。
王治河表示,下一步,東光化工將再接再厲,砥礪前行,繼續堅持安全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之路,推動企業穩健、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