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心向黨 能源報國——記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中國海油中海油服湛江分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郝振山,中國海油中海油服湛江分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主持工作)。他扎根海洋石油一線30余年來,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赤誠之心,寫下了“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光輝贊歌。
“七一”前夕,郝振山獲評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他是屯海戍邊的堅強衛士,是踐行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和新時代海油精神的典型模范,是千千萬萬石油工人的縮影。
立志能源報國 勇奪鉆井剎把
中國海油因改革開放而生,是國家對外開放的海上特區。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海洋石油無論技術、裝備,還是人才都非常奇缺,關鍵核心環節都由外方把控。在這樣的背景下,1989年,郝振山加入中國海油,成為南海六號鉆井平臺一名甲板工。
作為當時國內最先進的半潛式鉆井平臺,南海六號上的重要崗位都是花重金聘請外國專家,尤其是被譽為鉆井平臺“權杖”的剎把,更是被牢牢攥在外方司鉆手里。郝振山立志要改變這種狀態,盡快頂替外方司鉆,為國擔當,為黨添光。
懷著這份“赤心向黨、能源報國”的信念,郝振山開始見縫插針偷師學藝,瞄準關鍵技術刻苦鉆研,僅3個月就掌握了1600多個專業英文單詞,并逐步熟悉了大大小小300多臺設備和工具,跨過了海上鉆井關鍵技術的門檻。1994年10月,25歲的郝振山憑著一手真功夫,硬是從外國人手中“奪”過了剎把,成為南海六號半潛式鉆井平臺上頂替外方司鉆的第一個中國人。
打造戰斗堡壘 擦亮中國名片
2005年,郝振山率領南海二號平臺出征緬甸,這是我國半潛式鉆井平臺首次在國外亮相。南海二號是一個老平臺,由于作業量不飽滿,常年綜合排名墊底,隊伍士氣低落。郝振山擔任支部書記后,以黨建為引領,實施一攬子管理激勵措施,有效發揮了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2006年2月22日,郝振山帶領團隊克服地層松軟、高溫氣井等諸多挑戰,提前10多天高質量完成鉆井計劃,打出了緬甸第一口高產氣井,緊接著打的兩口井也獲得高產油氣流,改寫了緬甸油氣工業的歷史。此后,郝振山所帶領的南海二號累計完成300口鉆井任務,鉆井總進尺超過90萬米,為企業創收35億元。
郝振山還精心培養了600余名鉆井人才,其中深水人才120多人,為我國深水油氣資源勘探開發作出了突出貢獻。
一路走來,郝振山和他的團隊,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下越來越多的印記,在海外擦亮了中國名片。2017年,郝振山帶領南海八號獲得中國鉆井平臺第一個極地證書,代表中國鉆井力量首赴遠東,圓滿完成作業任務,讓我國躋身全球第四個具備極地鉆探能力的國家,用實力向國際市場展現了中國品牌。
勇擔光榮使命 盡顯黨員擔當
從2018年擔任全國政協委員開始,郝振山就主動履職盡責,勇于發聲建言,一直致力于推動國家“藍色國土”的保護和開發工作,積極倡導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理念。
同時,郝振山還充分運用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奮力投身脫貧攻堅戰。中國海油南海西部地區的定點幫扶對象——湛江路西村,他時刻牽掛在心上。在郝振山的大力支持下,2020年6月,路西村80戶貧困家庭全部實現脫貧,減貧脫貧退出率達到100%。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海洋石油安全生產面臨極大挑戰。危急時刻,郝振山果斷決策,始終堅守一線,并建立了嚴密的領導指揮體系、預防控制體系及監督管理體系,用最嚴的辦法,確保海上“零”感染。
為解決出海倒班員工和滯留湖北員工的家庭困難,郝振山組建了16支黨員志愿服務隊和9支青年突擊隊,及時慰問、幫扶片區3000多名干部員工,把黨組織的溫暖及時送到職工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