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場,期待綠色明天
已有人閱讀此文 -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于2021年7月16日開市。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與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的重要政策工具。據測算,納入首批碳市場覆蓋的企業碳排放量超過40億噸二氧化碳,意味著中國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一經啟動,就將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目前看來,世界各地的碳排放交易都在積極推進著,綠色明天可期。
在此過程中,碳價波動無疑是業界關注的焦點。5月底,歐盟碳排放交易系統(ETS)的二氧化碳價格突破50歐元/噸,創下歐盟碳市場創立以來的最高價格。其實,歐盟碳價近期已多次創下歷史紀錄。50歐元/噸的價格意味著歐盟碳市場跨入了新的發展階段。與此同時,長期上漲的碳價其實有助于刺激歐盟各行業加大對清潔技術創新的投資。
事實上,“一系列”支撐因素將歐盟碳價推至目前這一高度。今年4月,歐盟將其2030年溫室氣體的碳減排目標提高為55%以上。為實現更高的氣候目標,歐盟在今年6月推出一系列碳市場改革措施。目前,歐盟的碳排放許可變得更加緊缺。除受到歐盟提升碳減排目標這一因素刺激影響外。連日來歐盟天然氣價格的快速上漲也成為推高碳價的一大重要因素。今年4月以來,由于供應出現緊張,歐洲天然氣價格上漲明顯,這一現狀也導致歐洲“煤改氣”進程有所放緩,進而推高了電力行業對于碳排放許可的需求,從而導致碳價居高不下。由此可見,影響碳價的綜合因素涉及相關多個方面,碳排放不再是“隨意元素”。
通過碳交易,相關行業也可以得到積極影響。比如,當前的碳價水平足以刺激各行業提高針對碳捕集與封存技術的投資。歐洲能源公司普遍認為:“這一碳價水平已經能夠讓各公司的商業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項目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現在已到了投資碳捕集與封存商業項目的正確時機。”多家市場機構也對未來歐盟碳價的走勢達成了共識,普遍認為未來數年里,歐盟碳價預計仍將持續走高。不過,要實現氣候目標,歐盟碳價的上漲力度仍顯不足,目前這一水平仍然難以迫使高排放量的行業更多采用低碳技術,進而實現低碳轉型。有分析認為,如果歐盟要實現2050年氣候目標,歐盟碳價需在2030年達到90歐元/噸。
不過,如果碳價持續攀升,隱憂猶存。碳價一再創歷史新高也會帶來了一系列問題,比如,企業的成本可能因此提升,進而導致其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也有可能造成高碳排放量的行業將難以有更多資金去支持發展新的低碳技術。即便如此,低碳發展趨勢不會變,化工行業要努力在新階段創造更大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