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鉀肥不能跟著受傷——淺議歐盟制裁白俄羅斯鉀肥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當地時間6月24日,歐盟出臺一系列新措施,對白俄羅斯國家經濟施加針對性的制裁。其中,白俄羅斯經濟命脈之一,白俄羅斯鉀肥被列入制裁名單,也讓全球鉀肥市場突然受驚。肥料問題關系到全球糧食安全,事關重大,國際制裁不應拿肥料開刀。
跟據歐洲理事會當天發布的新聞公告,新制裁措施包括禁止向白俄羅斯出口任何可能被用來“從事監聽活動”的通訊設備、軍民兩用物資和技術,禁止歐盟投資商交易白俄羅斯證券和購買白俄羅斯短期債券,歐洲投資銀行停止向白俄羅斯發放新貸款,限制與白俄羅斯進行石油相關產品、鉀肥以及煙草產品貿易。
在歐盟成員國方面,盧森堡外交大臣讓·阿塞爾博恩提議制裁白俄羅斯的鉀肥產業。他認為,白俄羅斯生產大量鉀肥,是全球最大鉀肥供應方。如果制裁這一領域,白俄羅斯將受重創。誠然,鉀肥出口是白俄羅斯外匯主要來源之一。根據白俄羅斯鉀肥公司的說法,該企業生產全球大約20%的鉀肥,是世界前幾位的鉀肥生產巨頭。而且,鉀肥制裁立竿見影,因為白俄羅斯鉀肥幾乎都從歐盟成員國立陶宛的克萊佩達出口,一旦白鉀被制裁,除非協調烏克蘭或俄羅斯,否則白鉀的肥料很難出口。
但是,作為生產全球鉀肥產量20%的大企業,白鉀一旦被制裁,其對全球鉀肥市場的沖擊可想而知。此前,白鉀曾向歐盟發出警告,歐盟對該公司的制裁將造成全球肥料市場乃至全球糧食安全的沖擊。市場人士也預計,在歐盟制裁令生效后,未來幾周,東南亞和拉丁美洲的鉀肥價格都將上漲。更何況,由于全球基礎原料價格仍在上漲,目前鉀肥市場價格已經處于近10年的高位,全球貨源一直緊張。如果繼續上漲,此事件勢必會牽涉發展中國家的糧食安全問題。鉀肥問題事關重大,歐盟用鉀肥向白俄羅斯開刀,實屬不該。